近期一篇《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文章引发了大家的围观。
文章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构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匹配的住房供给体系”。
这一体系的框架分为6个任务:
“一是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四是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五是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六是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而“推进现房销售制,实现所见即所得”也是大家非常期待的。
其核心目标是“从根本上防范交付风险”,对于继续实行预售的项目,则要求“规范预售资金监管,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那这政策对以后买房、对楼市到底有啥影响?是不是意味着近30年的预售正式进入了清算时刻?
![]()
在现行的预售制施行30年之久的当下,“取消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实际上关于“现房销售”咱们早就开干了!
从时间轨迹来看,2024年7月就已经明确提出“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合商品房预售制度”。
在2024年底,全国住房工作会议也再次表示:“大力推进商品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在今年5月的金融口重磅发布会上又明确了:“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
随着官方的多次发声,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至少已有20多座地市发布文件,明确要向现房销售逐步过渡。
换句话说,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开展了现房销售试点。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现房销售比例已经提高到了约30%,而且据估算到2030年,现房销售比例有望提升至50%上下”。
![]()
“现房销售模式”的好处是什么?无非是避免烂尾楼和眼见为实。
“一手交房、一手交钱”确实能够很大程度避免停工、烂尾现象,或者说可以让老百姓完全规避交房风险。
但是!冒然取消预售制会对经济产生重创,全面取消目前并不可行,需要完善该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老百姓权益,同时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所以至少我们要完整地了解现房销售至少还有这4大副作用——
1、会增加成本,要么导致房价变高;
2、短期内会打乱供应节奏,造成供应真空,导致房价剧烈波动;
3、加剧房企的资金链困境,进一步拖累经济大盘;
4、地方政府赖以运营的土地财政将受到极大影响,压力剧增,地方债风险被迫承压。
也正因为此,政策里也提到了 “继续实行预售的,得规范资金监管”,根源就在这里。
简单讲就是 “逐步退”,不是一刀切,能够给市场一个缓冲的时间。
![]()
![]()
于此我们可以直观讨论下现房销售到底面临着哪些问题:
从市场销售表现来看,大部分的现房其实都是原来的期房,要么是尾盘,要么就是房企库存,慢慢熬成的现房,而这样的现房往往也很难去化掉的...
从房企来看,真正愿意做现房销售的房企太少,要想全面开展现房销售或许意味着新一轮的房企洗牌!
即使真去做了,也还很可能导致现房成本的增加,但是无论如何,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购房者。
对于购房者而言,彻底规避了烂尾风险,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质量纠纷起码骤降50%。
由于“边等房边还贷”的时间窗口被大大压缩,购房者的债务压力也会肉眼可见地减少。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区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