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康岩 潘语怡
为落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让学生在田野间感受劳动温度、收获成长力量,11 月 5 日,河南省实验小学鑫苑校区组织二年级师生,走进 “心愿大农场”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一场兼具知识趣味与实践意义的秋季劳动融合课程活动。
![]()
启程赴农场:开启实践新程
上午 8 时 20 分,载着师生的大巴车准时从学校出发,向着“心愿大农场”驶去。抵达基地后,活动在新实践基地牌匾揭牌仪式拉开帷幕。河南省实验小学鑫苑校区校长刘程元在现场向同学们分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校长说,劳动是成长的 “必修课”,希望同学们在亲手实践中出力流汗,不仅能掌握劳动技能,更能在过程中磨炼意志,建立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
![]()
(刘校长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揭牌)
双师融课堂:知识扎根田野
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是将语文、数学知识与劳动场景深度绑定的 “双师课堂”。农场里长势正好的萝卜、白菜、南瓜、红薯,成了最生动的 “教材”: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农作物的叶片形态、果实颜色,鼓励大家用鲜活的词语描述所见所感,让文字表达有了 “泥土气息”;数学老师则结合播种需求,带着同学们测量地块、计算小麦种植的行距与株距,原本抽象的数字,变成了能让麦种顺利生长的 “实用工具”,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
![]()
![]()
![]()
田间践劳动:汗水浇灌收获
随着课堂环节结束,最受期待的劳动实践正式开启。在农场工作人员和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行动:有的握着耧具,小心翼翼地将麦种播进翻松的土壤,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 “种下希望” 的期待;有的穿梭在玉米地中,亲手掰下裹着绿衣的玉米棒,感受颗粒饱满的沉甸甸。现场的欢呼与笑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沾着泥土,却透着最纯粹的快乐。
![]()
![]()
![]()
![]()
![]()
![]()
![]()
![]()
心声话成长:实践点亮收获
“原来播小麦要这么小心,一粒种子都不能浪费,以后我肯定更珍惜粮食了!” 二年级五班的同学擦着额头的汗珠,认真地说。同行的家长代表也感慨:“平时孩子在课堂上学知识,今天在田里亲手实践,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还懂得了‘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跟班教师则表示,劳动与学科融合的模式,打破了课堂边界,让学生在 “做中学”,既提升了动手能力,也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此次 “心愿大农场” 劳动实践活动,是学校践行 “五育并举” 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让更多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