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经济评论分析马斯克的天价对赌协议
![]()
马斯克1 万亿背后的 “登月级” 目标
马斯克个人财富规模已突破 5000 亿美元,这一数字让他稳稳占据全球首富的位置。
换作其他人,或许早就停下脚步享受财富带来的生活,但马斯克却选择与特斯拉董事会展开一场备受瞩目的博弈。
他提出了1万亿美元的薪酬诉求,这个数字不是随口说说,实打实是1后面跟着12个0。
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斯拉董事会似乎对这个诉求持认可态度,按照计划,11月6日(本周四)就会公布投票结果。
![]()
外界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事儿太不切实际,完全是失去理性的疯狂行为;也有人猜测,这背后可能藏着普通人看不懂的商业布局。
得先把事情说清楚,马斯克要的这1万亿美元,不是让特斯拉直接打钱到他账户里,而是一份基于业绩的对赌协议。
规则很简单:他要是能完成协议里定好的目标,对应的股票就归他;要是没完成,那他一分钱也拿不到。
![]()
特斯拉董事会给马斯克列了12项考核指标,每一项的难度都能用“登月级”来形容。
比如要把特斯拉当前1万亿美元的市值,一路提升到8.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打造8个特斯拉。
还有电动车销量的要求,得做到年销2000万辆。
要知道,根据特斯拉官方公布的交付数据,从2008年到现在,公司累计交付量才刚到800万辆,200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
除此之外,协议里还包括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运营、1000万活跃FSD订阅用户、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以及年盈利达到4000亿美元等多项硬指标。
要是马斯克真能把这些目标全都完成,他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会从现在的13%提升到25%。
别小看这25%的比例,从法律层面来说,这意味着它能掌握更多重大决策的话语权,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以后特斯拉不管是要调整发展方向,还是推进重要战略,只要马斯克不点头,这事儿就没法推进。
![]()
![]()
底气何来:从“投资人”到“灵魂人物”的逆袭
不少人心里都有疑问,马斯克到底哪来的底气,敢接下这么难的对赌协议?
这里得先澄清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虽然现在一提到特斯拉,大家就会想到马斯克,但他并不是特斯拉的创始人。
2004年的时候,马斯克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加入特斯拉的,直到现在,他的持股比例也只有13%。
![]()
但就是这样一个“非创始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成为了特斯拉真正的灵魂人物。
像Model 3车型的量产推进、全球超级工厂的布局建设,这些关键决策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完成的,好几次都是他把特斯拉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更重要的是,马斯克之前有过成功的对赌经历。
![]()
2018年的时候,特斯拉董事会就和他签过一份类似的对赌协议,当时定的目标是把公司市值从600亿美元提升到6500亿美元。
那时候,几乎没人觉得这个目标能实现,华尔街的分析师们集体看衰特斯拉,甚至有媒体直接发文嘲讽“特斯拉撑不过半年”。
但马斯克用实际行动打了所有人的脸,他不仅完成了目标,还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不少,特斯拉的市值最高的时候甚至冲到了1.2万亿美元,这在当时是很多人不敢想象的。
![]()
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在赌场上连续赢了好几次的人,现在又要下新的赌注,旁边看的人难免会纠结,到底该不该跟着一起投。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马斯克在特斯拉一直实行“零底薪”制度,他不拿固定工资,所有收入都得靠完成业绩来解锁。
要是项目搞砸了,特斯拉不用给他付一分钱;要是成功了,1万亿美元就是他应得的报酬。
而且从股东角度看,要是马斯克真能完成目标,公司股价肯定会大幅上涨,股东们也能从中获利。
![]()
这种能实现“共赢”的设计,也是当年那份对赌协议能获得多数支持的重要原因。
不过说到底,马斯克真正想要的可能不是钱,而是对公司的控制权。现在他手里管着好几家知名企业,除了特斯拉,还有SpaceX、X社交平台等。
特斯拉董事会最担心的,就是他把精力分到其他公司,没法专注于特斯拉的发展。
就像近期彭博社报道的那样,马斯克因为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经引起了部分特斯拉投资者的担忧。
![]()
报道里提到,马斯克经常出现在xAI的数据中心建设现场,还亲自参与了虚拟伴侣“阿妮”的设计工作,这些举动让股东们对他能否兼顾特斯拉产生了疑虑。
所以,特斯拉董事会必须给马斯克足够的激励和权力,才能留住他。25%的持股比例,能让马斯克在AI战略制定、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向、机器人项目推进等关键决策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他甚至公开表示,要是股权达不到预期,不排除带走核心项目的可能。
![]()
![]()
豪赌背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船票之争”
大家可能会好奇,特斯拉董事会为什么愿意拿出1万亿美元,跟马斯克进行这场豪赌?
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特斯拉现在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发展阶段。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特斯拉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25%,根据公司发布的上半年交付报告,全球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了13%。
![]()
传统的汽车销售业务增长越来越慢,而公司布局的新业务才刚刚起步。但这些新业务可不是普通的业务,它们都属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领域。
特斯拉董事会认为,公司未来80%的价值增长,会集中在AI、自动驾驶、机器人这些新业务上。
因为这些业务一旦能成功落地,带来的不是一点点的线性增长,而是爆发式的指数级增长。
就拿自动驾驶出租车来说,要是特斯拉真能实现100万辆的规模化运营,那全球的出行方式都会发生彻底改变,传统的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可能会被彻底颠覆。
![]()
有行业机构做过预测,这个市场的规模保守估计也会超过万亿美元。
再看人形机器人,要是特斯拉能实现100万台擎天柱机器人的量产,那人类就会第一次拥有可以大规模替代人力劳动的通用机器人。
这不是某一个行业的小变革,而是能影响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大变革。
要推进这些具有革命性的业务,就需要像马斯克这样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人来带领。
![]()
放眼全球,既懂电动车技术,又了解火箭研发,还精通AI和机器人领域的人,马斯克可能是唯一一个。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奖励计划,肯定会有反对的声音。
根据路透社报道,两家知名的股东代理顾问公司——ISS和Glass Lewis,已经公开建议股东反对这份薪酬方案,他们认为马斯克的持股比例要是提升到25%,可能会导致公司权力过度集中,影响决策的客观性。
![]()
反对者还提出,马斯克现在同时管理着六家公司,精力很可能被分散。
尤其是他旗下的xAI公司,近期有消息称正在计划筹集数十亿美元的新资金,反对者担心,这可能会让马斯克挪用特斯拉的资源去支持xAI的发展。
另一个争议点就是不确定性。
![]()
虽然特斯拉的FSD技术已经研发多年,根据特斯拉官网披露的信息,目前FSD在北美地区的测试里程已超过5亿英里,但距离真正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目前还处于原型测试阶段,连成熟的商业应用场景都还没搭建起来。
反对者觉得,让股东为这些不确定的业务买单,并不合理,特斯拉和马斯克这场博弈,还在继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