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2025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和《2025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量质并重”为基本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指引,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主要路径,以推进中西部县域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为重要抓手,科学设置包含经济实力、发展潜力、智造能力、城镇活力、富裕合力五个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对中西部县域展开综合评价,分别形成“2025赛迪中部百强县”和“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
一、中西部县域百强特征解析
(一)中部县域百强特征解析
2025中部百强县地域分布不均,整体综合实力突出。2025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呈现鲜明地域分布特征与强劲发展动能,整体形成“河南领跑,湖北、湖南、安徽紧随,江西、山西追赶”的梯队格局,河南省以30个入榜县(市)居首,且在前50位中占据15席;湖北(23个)、湖南(20个)、安徽(19个)构成第二梯队,江西(6个)、山西(2个)数量相对较少。从经济实力看,中部百强县“头雁效应”显著,中部百强县2024年GDP总量达6.5万亿元,前10名形成“万亿梯队”;单体规模持续升级,GDP800亿元以上县市从2021年13个增至18个,GDP500亿元以上县市从43个增至62个。从产业支撑看,二产仍是核心动力,中部百强县2024年二产增加值合计2.8万亿元,平均占比41.4%,其中第一方阵(1-10名)二产占比49.2%、二产增加值均值超600亿元。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中部百强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中部百强县2024年农村居民收入占城镇居民比重近60%,河南、湖南县域城乡收入比保持在1.9以下,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
图1 “十四五”期间中部百强县分布变迁
![]()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2025,11
(二)西部县域百强特征解析
研究发现,“十四五”期间,西部百强县部分省(区)上榜数量变动较大,强省强县态势明显,四川省上榜数量最多,甘肃首次入围百强,青海、宁夏入榜数量保持稳定。“十四五”时期,西部百强县总体经济规模稳中有进,西部百强县GDP由2021年的4.3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4万亿元;财政实力大幅增加,西部百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21年的2414.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3130.0亿元;二产仍是西部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引擎,西部百强县二产增加值显著增长,由2021年的2.0万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5万亿元。同时,西部百强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绿色制造体系日趋完善。
图2 2021—2025年西部百强县各省(市、区)分布情况
![]()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2025,11
二、中西部县域发展分析
(一)中部县域发展机遇与模式
《2025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当前中部县域正处于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发展窗口期,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一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中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统筹优化村镇布局,推动县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护。”“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等,为中部县域在区域协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方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二是区域战略叠加带来多维支撑。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助力中部县域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培育特色产业,同时搭建跨区域科创协作桥梁,帮助县域对接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破解创新资源匮乏难题。三是通道建设拓宽发展空间。长江黄金水道、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推动中部县域接入全国乃至全球物流体系,吸引物流贸易配套产业集聚,又带动农村物流网络延伸,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四是战略腹地定位强化发展支撑。依托“平急两用”功能,中部县域成为国家产业链备份重要节点,在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特色产业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依托区位优势成为国内大循环关键纽带,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空间。五是AI技术革命重塑发展格局。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有助于推动中部县域制造业全链条协同发展、农业向“智能管理”转型;同时以AI为纽带推进数字基建向县域延伸,为中部县域在生产力革命性提升中,探索智能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六大典型模式。一是以强化产业载体为基础,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的产业转型驱动模式;二是以构建协同机制为支撑,搭建“功能互补、要素互通、价值共创”融合体系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三是以优势产业为抓手,推动相关配套产业从单一产品向集群化、高附加值方向升级的优势产业引领模式;四是以破解“权小责大、效率低、资源缺”发展瓶颈为导向,下放关键权限,缩短决策链条的扩权强县带动模式;五是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要素资源在城乡间高效流动的城乡共生共荣模式;六是以数智技术为依托,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打造“数据贯通城乡、智能赋能产业、数字普惠民生”的数智赋能提升模式。
(二)西部县域发展模式和路径
研究显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可归纳为五大模式:一是资源能源县,这类县域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本地特定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甚至人口分布均与资源能源开发活动紧密相关,通过全面提升资源能源开发效率,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助力西部地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承担关键产业备份功能。二是特色工业县,这类县域拥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以酒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等轻工业为代表,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能级跃升,推动县域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生态文旅县,这类县域大多位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等国家/区域生态保护功能区内,开发建设强度不大,多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主导,近年来积极探索绿色智算、碳汇固持等新兴产业。四是大都市周边县,这类县域是指处在重庆、成都、西安、昆明等区域中心城市周边、承担区域内重要的产业功能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县域,通过与大城市的产业协同和功能互补,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五是陆地边境县,是指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这类县域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关键节点,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以兴边富民为核心,通过边境贸易、口岸经济等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研究发现,“十四五”时期西部百强县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依托五大核心路径:一是对关键要素资源“吃干榨净”,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农业基础等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能级。二是多维度发展“飞地经济”,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域限制,通过创新跨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优势资源共同开发、重大项目共同建设、发展收益协商分配,从而进一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为西部县域带来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三是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突破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传统产业基础等内生条件限制,通过靶向招商补链、筑强载体平台、破圈品牌营销等方式,发展原本不具备传统发展逻辑的产业,实现产业从“0到1”的突破。四是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依托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生态产业化。五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和县域发展,通过新技术、新工具、新型劳动力等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工具、传统劳动力培养模式、传统生产组织方式进行全方位升级,实现“换道超车”。
三、中西部县域发展方略
(一)中部县域发展方略
针对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呈现的大而不强、产业同质、转型乏力等问题,《2025中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五大方略:一是坚持实体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先进制造引领、特色农业筑基、现代服务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核心,激活内生动力,重塑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三是坚持工业强基,以“集群化、数字化、绿色化”为路径,夯实工业发展根基,培育县域核心竞争力;四是坚持城乡融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城镇为载体,以产业升级为纽带,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五是坚持品牌建设,以“产业品牌+营商招牌”双轮发力,提升县域辨识度,打造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中部县域品牌形象。
(二)西部县域发展方略
研究建议,面向“十五五”时期,西部县域要充分挖掘自身特色优势,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构建新格局贡献县域力量。一是要深化省级统筹和强县扩权赋能改革,激发县域自主发展动力,增强县域快速响应能力;二是加强分类指引,培育特色产业链群,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韧性;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与产业转出地的政策协同,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承接和保障能力;四是加快县域企业梯队培育,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支持企业提升创新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五是以数字化、智能化拓宽传统产业发展思路,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六是擦亮县域特色产业品牌,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健全政策支持、质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长效机制,创新营销传播策略,推动县域特色产业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转型升级。
![]()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2025,11
![]()
数据来源:赛迪方略2025,11
更多行业案例及其特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赛迪顾问”公众号,获取最新动态。
微信号:ccidconsulting
![]()
本公众号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在公众号留言。
如果获得转载授权,请注明作者姓名和转载的出处,不修改文章的标题、文字、图片或者音视频,以免曲解原文意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