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博上有个特别无聊的热搜,有朋友发消息问我怎么看。
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康熙是洪承畴和孝庄生的。
洪承畴被皇太极俘虏,不肯投降,饿了好几天,皇太极就捅咕孝庄:“哎,哎,你长得好看,你去。”
孝庄去了,跟洪承畴春风一度,洪承畴投降了,孝庄也生了个孩子。所以康熙其实是顺治的弟弟。
后来孝庄趁着皇太极死,把这孩子跟儿媳妇的孩子掉了包。那个被调包的真玄烨被穿着龙袍埋在荒郊野外,前两年被考古学家挖出来了。
顺治也死了,孝庄就把这孩子好好抚养、辅佐,就变成了康熙皇帝。
![]()
你要让学者来看,当然是无稽之谈了。哪个历史研究者多看一眼都是多余。
但是咱们可以说说,为什么大家这么急于把少数民族的著名皇帝洗成汉人。
上一个被强迫变成汉人的是乾隆皇帝,具体说,就是认为乾隆不是雍正的儿子,而是海宁陈家陈阁老的儿子,甄嬛说想看看陈阁老的儿子,结果孩子抱进去,换了个闺女出来。
这个传说大概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清末。
革命党人要驱除鞑虏,心想对满清皇帝这种妖魔鬼怪,大家不用讲什么江湖道义,给他造谣吧,就制造了这么一个传说。证明乾隆根本也得国不正,制造满清贵族和爱新觉罗家的矛盾。
那时候这类传奇非常多,1904年有本书,叫《清秘史》,又叫 《满清宫廷秽史》,地下出版物,全是下料特别猛的黄段子。后面大家拍的那些细说,基本上都在这里有原型。
效果,当然非常有限了。不过制造了一大堆的民间传奇。
金庸先生写《书剑恩仇录》的时候,也是借用了这个传说。比如乾隆和陈家洛是兄弟俩,长得一模一样。
周边产品下料更猛,比如,《方世玉》的续集里,陈家洛反而被证明成了满人,余镇海要用他身世之谜来对付他。
![]()
![]()
这个设定我觉得就很好玩,你反清复明半辈子,突然被证明是一个满人,《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这故事就很讽刺了。
“乾隆是汉人”作为清末的政治谣言效果一般,但作为民初的“民间传奇”却有了空前繁荣,为什么?
因为民初的时候,大家是真的觉得,我们又行了,又支棱起来了。尤其是一战的那几年,府院之争争的是要不要干涉欧战,我们要不要帮着英法打德国。
一旦有了上面“我们支棱起来了”的错觉,下面就会往上捯,把上一朝的羞耻拿过来洗一下。
大家都不好意思提被满清贵族统治了268年,那怎么办呢?
证明乾隆是个汉人就可以了。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今天聒噪吵嚷,突然出现了“康熙是汉人”的故事,也是因为“我们支棱起来了”“有些事情一定要反转”。
其实康熙是不是汉人之后呢?
当然是了。
康熙的妈妈就是汉人,佟佳氏本身就是汉人。
好多人觉得后金,或者说清,是一个满族政权,这是不对的。清是一个满蒙汉贵族联盟组成的政权,有兴趣的去沈阳故宫看看就知道了,清朝皇帝不是戴着狍子头住在森林里,更不是蒙古包,那就是一个一个的大院子,东北大炕。
没有那么多的汉人投入女真人的团队,是诞生不了旗人、也诞生不了清政权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放着好好的大明人不当,要去剃头当旗人呢?
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大明啊,着实的不怎么样,自己各种胡乱作,把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伤了辽东军民的心,彻底把人推到那边去了。
说远了,回到血统。
康熙妈妈是汉人,这就是半血的汉人了。
但是一想到汉人的女孩子给满人生儿子,就觉得很屈辱,一定要证明康熙的妈妈不是汉人,相反是汉人爸爸(洪承畴)进入了一个满人妈妈(孝庄)制造出来的。
这就属于典型的恶趣味了。
制造这样的传说,除了让大果嘉主义再欢欣鼓舞两下之外,没有什么意思。
你们下次制造这种谣言之前问问我,要论找证据,我比较厉害。
比如,康熙是汉人这件事,雍正是亲笔写下的:
![]()
这是雍正写给田文镜的御笔:
朕就是这样汉子。
汉子,汉人之子。
雍正是康熙之子。
康熙是汉人。
证明毕。
p.s
当然了,雍正一定是康熙之子吗?
《甄嬛传》里,其实也影影绰绰说了太后和隆科多的事,隆科多是不是大橘的阿玛呢?
不知道。
![]()
今日份《穿越办往事》已更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