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购置税减免政策到期只剩最后两个月,中国汽车市场再次进入年终“价格狂欢季”。短期促销与临时让利轮番登场,新车扎堆上市、限时补贴此起彼伏,行业热度被再度推向高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消费者与车企的“双赢时刻”;但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越来越明显的焦虑。
当“价格”成为行业唯一的对话语言时,谁能真正代表“长期价值”?
在2025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丰田用另一种方式给出了答案。以“立全球 更中国”为主题,第八次亮相进博会,展台上所有展品均为已落地或即将落地的量产产品。没有概念噱头,也没有价格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从“智电升级”到“多场景出行”的系统答案,丰田用务实的姿态回应着行业的喧嚣。
这种从容并非偶然。进入中国六十余年来,丰田始终以“做当地最好的企业公民(Best in Town)”为企业信条,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从产品到社会责任均保持深耕姿态。可以说,丰田在此次进博会上的亮相,不只是产品展示,更是对外传递一种理念:在短期价格战的喧嚣中,以用户长期价值为决策锚点;在政策红利的周期波动中,以责任与创新构筑品牌的韧性。
当行业被“快”推着前进,丰田选择“稳”;当市场被价格争夺所裹挟,丰田选择以“智电升级”回应用户真实需求。这种稳健、深耕、共生的企业姿态,正是丰田“立全球 更中国”的真实写照。
从“智电升级”走向“智慧出行”
短短几年间,中国汽车从“新能源”到“智能电动”,市场竞争也从单纯的电驱效率之争,转向对智能化体验与系统安全的综合考验。面对这一新周期,丰田并未将“新能源”简单理解为“动力形式的转变”,而是以更系统的思维推动“智电升级”,构建可持续的产品价值体系。
这种“智电”逻辑背后,是丰田一以贯之的技术哲学:电动化不是终点,而是更智能、更人本的出行方式的起点。聚焦中国市场,丰田不断将全球技术与本土研发深度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动化实践路径。今年进博会上出现在丰田展台的三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bZ 丰田智能化纯电动专属系列车型,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落地。
![]()
铂智3X搭载英伟达Orin X芯片和激光雷达主导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不论是高速、城区还是复杂泊车环境,都能实现精准感知与平顺操控;bZ5则定位“丰田超感时空舱”,拥有全角度颜值、全守护安全、全路况驾驶辅助、全沉浸智舱、全保障 QDR等五维核心价值;作为丰田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铂智7智能驾驶辅助的再升级,展现了丰田与中国智慧科技的协同成果;此外,丰田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的量产版L4级铂智4X Robotaxi 首次亮相,目前已开始路测,明年将在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
![]()
一系列的产品创新背后,是丰田“立全球 更中国”理念的技术化体现。如果说电动化是一场关于能源的革命,那么丰田的“智电升级”则是一场关于体验的重塑。丰田通过Toyota-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持续进化,让车辆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为懂得“读懂用户”的智慧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统并非单一功能叠加,而是通过软硬件协同、自主学习算法与安全预判机制的耦合进化,逐步迈向“零事故”的愿景。可以见得,在智能化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丰田的思路始终更为审慎:真正的智能,应该让驾驶更简单、安全更可靠、体验更自然。
拒绝“一刀切”的短视逻辑
新能源的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速度越来越快,方向也开始显得模糊,单一动力路线被神化,“一刀切”的技术选择让不少企业在高歌猛进后又急转直下。
身处其中,丰田却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稳的路。作为全球最早推动电动化的车企之一,丰田以多元技术路径应对多样化用户需求与不同地区能源结构的差异。因此,丰田在全球坚持“Multi-Pathway(多路径新能源技术)”布局,这个布局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尤为显著。
中国地域辽阔,使用场景、能源配比、用户偏好高度多元化,单一技术无法覆盖全部需求。丰田通过“全场景产品矩阵”的构建,回应了这种复杂性与多样性。
![]()
具体来看,雷克萨斯ES(参数丨图片) 以优雅格调与品质匠心诠释东方豪华,成为精英群体的理性选择,长期稳居进口车销量前列;在家庭出行场景中,铂智 3X 以越级空间、安全底蕴与全场景智能辅助功能赢得用户信任;此外,bZ5 定位“丰田超感时空舱”,拥有全角度颜值、全守护安全等五维核心价值,是情侣、朋友出行的绝佳伙伴;而即将发布的铂智7,丰田首款搭载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展现丰田“安心、安全、高品质”造车理念;与此同时,全新一代雷克萨斯 GX OVERTRAIL 版是雷克萨斯豪华硬派越野SUV的代表之作,兼具“一车多用”的全场景实力。
这套覆盖从城市通勤到户外探索、从家庭出行到智能豪华的全矩阵体系,不只是产品丰富的展示,更是一种价值选择:拒绝用一款车、一个技术标准去定义所有人。丰田相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来自对差异的尊重与对长期需求的洞察,而不是迎合短期热点的简单取舍。正因如此,丰田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提出“TO YOU”的理念:以每一位用户为中心,为每一种生活方式提供恰如其分的出行解法。这不是口号,而是落实在产品多样性、技术路径与服务体验中的鲜活实践。
多路径布局的背后,是丰田对全球与中国市场深刻的现实认知。丰田并不是将能源转型理解为单一技术路线的“取代”关系,而是将所有能源纳入整体考量:从燃油到混动,从插混到纯电,从氢燃料电池到储能体系,每种能源都有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意义与技术边界。
![]()
正因如此,丰田能够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更贴近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基础设施水平与用户需求,以因地制宜的方式推进技术落地:在能源供给尚不完备的区域,通过混动技术提升能效、降低排放;在城市新能源基础逐步完善的地区,发展纯电车型满足主流通勤;在长续航与重载等高要求场景,则以氢能拓展未来边界。不是押注单一路径,而是让每一条技术路线都成为实现绿色出行的有效支撑。
通过“Multi-Pathway(多路径新能源技术)”布局,丰田所构建的并非一套单点突破的技术体系,而是面向现实、兼顾未来的“完整出行生态”。它既尊重不同市场发展的节奏,也为用户提供更具选择权的能量方案。最终,这种以广覆盖、深融合为基础的技术战略,让“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真正落地。
用责任构筑品牌的“韧性”
当许多品牌将市场节奏与政策红利绑定,把销量波动当作成败指标时,丰田的节奏更像是一种“稳中有序的自信”。丰田始终坚信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的领先与产品的丰富,更在于对社会、用户与未来的责任担当。
这种责任并非临时的品牌修辞,而是一种长期渗透在企业基因中的行动哲学。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丰田就已开启在华公益与社会责任实践。进入中国六十年来,这种“先利他后共赢”的思维始终贯穿其企业实践。从产学研合作到乡村振兴,从青少年启蒙到无障碍出行,丰田的责任版图不断扩展。
在教育与科技创新领域,丰田自1990年开始在中国开启校企合作办学,迄今为止已走过34年,共计培养4万余名汽车领域中高级技能人才,此外,丰田与清华大学成立的“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已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丰田隆化可持续发展乡村项目以生态修复与社区共建为抓手;而在无障碍出行领域,丰田通过“无碍更有爱”福祉公益项目持续关注行动不便人群的出行平等权……
![]()
这种关怀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被进一步具象化。丰田带来了多款面向特殊人群的福祉车型,如埃尔法福祉版和RAV4荣放(福祉试作版)。它们搭载电动升降旋转座椅与无障碍设计,不仅体现技术的人性化延伸,更体现了丰田“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理念的核心精神。与此同时,丰田还展示了康复支持机器人 Welwalk,以科技赋能医疗康复,为下肢瘫痪患者带来重新行走的可能。这些产品的出现,说明丰田的“技术创新”从未局限于性能竞赛,而是在向“社会价值创造”延伸。
![]()
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的,是丰田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探索。今年,丰田携手中国五矿带来了Sweep 能量柜 i-eSCube,能量柜可容纳8块电池,总电量为370度电,适用于工厂园区、新能源发电厂等多种场景,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发售。该举措展现出丰田关心的不只是“造车”,更是车之后的能源循环、社会系统与生态未来。
这些行动之外,丰田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穿越商业周期的“韧性”。它用行动诠释了“立全球更中国”的内涵,也让“Best in Town(做当地最好的企业公民)”成为真正可感、可持续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