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剿行动重创电诈园区
10月,缅甸国防军对边境地带的电信诈骗聚集区展开全面清剿,重点打击位于缅泰边境妙瓦底的KK园区,这一长期盘踞的非法据点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此次军事行动自10月16日拉开帷幕,部队持续深入推进,逐栋排查园区内超过百栋建筑,查获30套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生产的“星链”终端设备及配套组件,并扣押2198名涉嫌从事网络诈骗与跨境赌博的人员,一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根除电诈黑产的积极期待。
尤为关键的是,SpaceX公司在事后迅速响应,通过卫星信号追踪系统识别并远程停用缅甸境内疑似用于诈骗活动的逾2500台“星链”装置,从通信基础设施层面压缩了犯罪团伙的运作空间。
尽管如此,这场声势浩大的打击并未实现彻底肃清的目标。
![]()
早在今年2月,泰国政府已尝试切断泰缅边境五个关键节点的电力、燃料供应和互联网连接,意图削弱电诈园区的生存条件。然而法新社发布的实地对比图像显示,KK园区不仅未见萎缩,反而在9月仍处于扩建状态,新建楼宇不断涌现,反映出其背后利益链条的强大韧性。
清剿虽瓦解了集中式窝点,却导致大量具备作案经验的技术人员流散至周边地区。这些人员迅速成为其他非法机构竞相招募的对象,缅甸及其邻近的泰国、柬埔寨等地随即掀起一波隐蔽而高效的“二次招聘潮”。
距离原KK园区仅约三公里的一家新设电诈公司,在10月23日单日内便以每月1400美元的薪酬吸引数百名从园区逃出的从业者加入,且绝大多数为自愿应聘,显示出该行业在当地就业市场中的畸形吸引力。
正如跨国组织犯罪问题专家杰森所指出,在当地部分群体的认知中,参与电诈并非道德或法律意义上的严重罪行,而是一种高收入的职业选择。即便原有基地被摧毁,许多人仍会主动寻找新的平台继续从业,形成一种顽固的社会惯性。
![]()
KK园区覆灭
Kk园区的崩溃直接触发了一场大规模跨国逃亡事件。
根据泰国媒体报道,约有1500名曾在园区工作的电诈从业人员趁乱越境进入泰国,这些人来自全球28个不同国家,其中包括500名印度籍和200名菲律宾籍人员,身份构成极为复杂。
逃亡过程充满危险:有人徒步跋涉,有人骑乘电动摩托车或搭乘货运卡车撤离;更有甚者冒险乘船甚至游泳穿越水流湍急的莫伊河进入泰国境内,期间已有逃亡者因溺水不幸身亡。
![]()
泰缅边境局势急剧恶化,妙瓦底镇出租车价格飙升至平日两倍以上,旅馆与临时住宿设施全部爆满。泰国安全部门紧急在湄索县设立四处临时安置点,截至10月23日晚已接收超过800名外籍滞留者,接近承载极限。
泰国军方联合移民警察展开协同处置,一方面依据人道主义原则提供基本救助,另一方面加紧核实入境人员身份,区分其属于诈骗嫌疑人还是被拐卖的人口受害者。截至目前,已有677人被正式拘捕,其中男性618人,女性59人。
安全分析人士估计,KK园区总规模可能高达2万人,此次流入泰国的1500人仅占极小比例,其余多数人员极有可能已被转移至其他隐秘据点重新上岗,延续非法活动。
![]()
10月24日,仍有百余名义自称“逃离压迫”的电诈嫌疑人在泰缅友谊大桥附近集结,希望获得进入泰国的许可。此前已有约500名类似人员被缅甸军方使用军用卡车统一接回境内。
泰国第三军区司令沃拉特公开表示,若缅军继续对其他电诈基地发起攻击,预计将引发更大规模的跨境流动。这股逃亡潮不仅加重泰国边境管理负担,更为分散的诈骗分子提供了再度聚合的契机,客观上为新一轮“二次招聘”储备了充足人力。
![]()
武装团体争抢“失业”人员
Kk园区解体后,周边活跃的多支地方武装势力并未袖手旁观,而是迅速将注意力转向这些流离失所的电诈从业者,一场围绕人力资源的争夺悄然展开。
知情人士披露,多个武装组织正积极搜罗原园区员工,将其转运至新设立的诈骗中心,并从中抽取高额中介费用,个别掌握核心话术、客户资源和技术能力的“熟练工”,身价甚至被炒至7万美元。
这些武装力量早已深度嵌入电诈产业链条,部分派系长期充当园区的“保护伞”,形成“以武护骗、以骗养武”的恶性循环,构建起稳固的黑色经济生态。
在他们看来,电诈从业者并非需要依法追责的违法者,而是可带来稳定现金流的“生产性资产”。特别是那些熟悉诈骗流程、擅长心理操控和远程协作的技术型人才,能显著缩短新窝点的启动周期,快速实现盈利。
![]()
除武装组织主动吸纳外,不少地下电诈机构也开启定向招募模式。目前,泰缅边境地带从事相关非法活动的人员总数估计已达10万人,庞大的基数使“再就业”变得异常便捷。
更值得警惕的是,电诈人员的迁移范围已超出缅甸国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正逐渐成为新的聚集热点。数据显示,该国在过去四个月内累计逮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3455名电诈嫌犯,表明此类犯罪正在向更广区域蔓延扩散。
当地舆论普遍认为,缅甸政府的实际打击力度有限,即便军方开展突击行动,也缺乏后续的大规模司法拘留与审判机制,难以真正动摇电诈产业的根本根基。
![]()
结语
缅甸电诈行业出现的“二次招聘潮”,绝非突发事件,而是犯罪体系根深蒂固、区域治理能力薄弱以及巨大经济利益驱动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虽然清剿能够摧毁物理空间上的窝点,却无法铲除孕育犯罪的社会土壤。尤其当电诈在当地演变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常规职业”,当武装集团与犯罪网络深度交织,单纯依赖军事手段已难奏效。
打击电诈从来不是某一国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必须由中缅泰柬等周边国家携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既要精准锁定并清除幕后头目与武装庇护者,斩断暴利输送链条;也要强化边境联合巡查与人员身份甄别能力;更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教育普及与合法就业渠道建设改善民生,从根本上压缩犯罪滋生的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