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非常焦虑,研判中美发布的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之后,发现中方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新规非全球性,而是只针对美国。
在此背景下,欧盟近日频频约见中方代表,试图了解中国立场以及事态可能的发展方向,希望欧盟也能像美国那样获得“特殊待遇”,缓解在稀土问题上面临的焦虑。
欧盟努力之下,似乎事情的发展迎来了转机,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已与中方建立“特殊沟通渠道”,以确保对欧产业至关重要的稀土材料供应。
![]()
谢夫乔维奇
谢夫乔维奇透露,经过反复磋商,中方同意优先处理欧洲企业的申请,通过“特殊沟通渠道”,双方官员正合作审查并加速稀土材料出口许可,自中方实施出口管制以来,欧洲企业已向中方提交约2000份申请,其中刚过半数获批。
从谢夫乔维奇的表态来看,欧盟对中欧就稀土问题达成部分共识非常高兴,而且基于现在的磋商结果,欧企一半的稀土采购订单获得了批准,欧盟的稀土焦虑将大大缓解。
说实话,纵然中欧之间当下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像荷兰抢占安世半导体一事,但中方批准1000多份欧洲企业的稀土订单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中国推出的是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不是全面禁运。
![]()
欧洲汽车工厂
换句话说,只要欧洲企业按照中方要求如实上报采购用途,基本上就能得到审批,相信中欧磋商过程中,中方已经向欧盟明确过相关要求,而欧洲企业严格遵守,就能得到中方的许可证。
当然我们也知道,稀土焦虑之下的欧洲企业,下订单都是大水漫灌,尽可能的争取到一些可以囤积下来的稀土,避免中欧关系出现波折再次引发焦虑,所以中方的审批率维持在50%左右,既不全批也不完全不批,这是一种很有智慧的做法。
中方智慧就智慧在不允许欧洲企业囤积稀土,按照欧盟一贯的行事风格,但凡要是有点资本,就必须叫板一下中国,这是所有西方老牌强国共有的毛病。
![]()
欧盟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当然可以批准欧洲企业的稀土订单,但始终要维持一种“有吃的却吃不饱”的状态,如此一来能迫使欧盟按捺住躁动的心,避免其在中欧关系上做文章制造事端,同时也向欧盟明确了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地位,让他们总是能够慎重处理对华关系。
最为重要的是,“有吃的却吃不饱”的状态能够延续欧盟对中国的稀土依赖,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欧盟稀土供应链自主化的进程,本质上这是在维护中国主导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地位。
相信所有人都能理解这其中的逻辑,就像此前特朗普政府批准英伟达恢复对华供应H20芯片,可不是美国良心发现,而是意图抢占中国市场,压缩国产芯片的生存空间,进而达到打击中国芯片自主化、本土化进程,以维持中国对美国芯片的依赖。
![]()
特朗普
美国在芯片问题上的例子在先,那么我们也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稀土问题上中国实际上将欧盟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样美国也是如此,而美欧不仅没法表示反对,还得反过来感谢中国。
说的直白一点,只有牢牢锁住这些西方国家的脖子,他们才能放下老牌强国的骄傲,审慎处理对华关系,不然以他们秉性,怎么会心甘情愿以平等姿态与中国交往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