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生意正火时,一位工人随口说了句:“你这半碗饭根本吃不饱。”隔天,男子直接改了盛饭的方式——从之前的“浅碗平铺”换成“满满一大勺压实,再冒尖扣进碗里”,还多加了半勺卤肉汁,依旧卖10元。
这事儿很快在周边传开,不少熟客发现,现在的卤肉饭碗沿堆得像座小山坡,白米饭吸足了肉香,底下还藏着脆嫩的腌萝卜,拌匀了吃一口,咸香带点微辣,扎实得能顶住一下午的体力活。那位提意见的工人再来买时,看着冒尖的饭愣了愣,扒拉两口后笑着说:“这才叫干活人吃的饭!”
男子姓陈,今年42岁,之前在工地做木工,去年膝盖受伤后干不了重活,就想着摆摊做点小生意。他的卤肉是凌晨3点起来卤的,用的都是新鲜五花肉,加八角、桂皮慢炖两小时,汤汁浓稠得能挂在筷子上。一开始盛饭时,他总怕量太多亏本,每次都小心翼翼地舀小半碗,结果不少顾客吃了都说“填不饱肚子”,尤其是周边工地的工人,往往买一份还得再搭个馒头。
那天听到工人的话,陈师傅回去琢磨了半宿:“大家来买饭,图的就是实惠。我少赚点,但让人家吃得舒坦,才能留住回头客。”第二天起,他特意换了个深口碗,盛饭时勺子往饭桶里一扎,压实了再往上堆,直到米饭高出碗口一大块才停手。卤肉也从之前的几片加到满满一勺,连卤汁都多浇半勺,确保每粒米饭都能沾上味儿。
调整后的卤肉饭,分量足了近一倍,价格却一分没涨。有熟客算过账:“以前10块钱吃个半饱,现在能撑到晚上,比吃盒饭划算多了。”不到一周,陈师傅的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队,从工地工人到写字楼职员,甚至有学生特意绕路来买。有人劝他涨价,陈师傅摆摆手:“我这摊小,能养家就行。大家吃得开心,我就踏实。”
一次,一位阿姨买饭时忘带钱,陈师傅笑着说:“没事,先拿去吃,下次路过再给。”阿姨过两天来还钱,还多买了两份带给邻居。还有个学生总来买饭,说自己在附近实习,陈师傅的卤肉饭是“最便宜又管饱的一顿”,后来实习结束,特意来跟他道别,说“以后回武汉还来吃”。
如今,陈师傅的摊位每天能卖两百多份卤肉饭,虽然每份利润少了,但销量翻了好几倍,收入反倒比以前高了。他说:“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得实在。你对人家真心,人家才愿意常来。”
傍晚的街头,昏黄的灯光照着陈师傅忙碌的身影,铁锅里的卤肉咕嘟作响,香气飘出老远。买饭的人排着队,笑着聊天,有人说“今天的饭又堆成小山了”,有人喊“师傅,多浇点卤汁”,热闹得像一家人。这10元一份的卤肉饭,装的不仅是饭菜,更是普通人过日子的实在和温暖——你给人方便,人给你捧场,日子就在这一来一往的真诚里,慢慢有了奔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