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要稳、拐角要慢,这不仅是剪纸的技巧,更是传承文化的耐心。”近日,常州市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许冰碟手持剪刀,在孟河实验小学的课堂上为同学们示范节气主题剪纸。红纸在她指尖翻飞,石榴纹路清晰浮现,“寒露”二字圆润饱满,一堂融合节气文化与传统技艺的非遗课,让孩子们沉浸在指尖艺术的魅力中,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悄然扎根。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积累的智慧结晶。近年来,全民对非遗的关注度日益高涨,国潮、国风、国货热潮中,非遗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文化符号。常州市文明办、常州市文化馆、现代快报联手开展“跟着‘传承人’学非遗”系列活动,激活非遗传承的青春动能,让传统技艺在校园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生。
![]()
大师引路:二十载坚守剪出文化厚度
“剪纸不是简单的‘随便剪剪’,它是用最质朴的材料,承载最生动的想象。”课堂上,许冰碟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剪纸艺术的前世今生。从汉代纸张发明时的最初剪影,到如今百花齐放的艺术形态,这门古老技艺在她口中变得鲜活有趣。作为深耕剪纸艺术20余年的传承人,许冰碟的指尖不仅凝结着精湛技艺,更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1997年起,她便对剪纸产生浓厚兴趣,利用闲暇时光潜心钻研,从基础纹样到创新表达,从单色剪纸到套色镶嵌,在剪刀与纸张的碰撞中,走出了一条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色的创作之路。
多年来,许冰碟斩获全国剪纸大赛金奖、银奖无数,其作品《瞿秋白和鲁迅》被瞿秋白纪念馆收藏,《嫦娥奔月》广受媒体关注。她的创作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黑色剪纸打底的《池塘拾趣》,以彩色剪纸镶嵌鸳鸯、荷叶,比传统剪纸多了几分灵动意趣;以张太雷、瞿秋白等历史名人为原型的红色主题作品,让剪纸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而惟妙惟肖的“哪吒”剪纸,更是将动漫元素融入传统技艺,刷新了孩子们对剪纸的认知。“剪纸分为东北和江南两大流派,北方粗犷厚重、烟火气十足,南方玲珑细腻、灵动精巧。”她一边展示自己和团队的作品,一边详解剪纸的流派与分类,从宣纸到皮革,从锯齿纹到月牙纹,从阳刻到阴刻,系统的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
作为常州多个学校的特聘教师,许冰碟始终践行着传承人的责任。她不仅多次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更坚持走进校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的课堂内容。在她看来,非遗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技艺。
![]()
校园实践:指尖灵动孕育传承新芽
动手实践环节让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把需要剪掉的部分对折一点点,剪开小口后再慢慢剪出形状。”她一边示范,一边耐心指导着每一位同学。看似简单的操作,实际动手时却充满挑战:剪石榴籽的纹路要反复调整角度,剪“寒露”二字生怕笔画断裂,不少同学一开始都遭遇了“撕破纸”的小挫折。在许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技巧,教室里只剩下剪刀裁剪纸张的“沙沙”声。
![]()
“这是我第一次剪纸,虽然过程有点难,但完成后特别有成就感!”五(7)班的朱星怡和同伴合作完成作品后,脸上满是喜悦。同学们的作品中,有的线条流畅工整,有的造型憨态可掬,每一幅都凝聚着专注与用心。当看到自己亲手剪出的寒露主题剪纸,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指尖生花”的乐趣,也体会到了传统技艺背后“下深功夫、有好耐心”的工匠精神。
![]()
课堂上,许冰碟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库淑兰、高凤莲等杰出剪纸艺术家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剪纸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方式,每一幅作品背后都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温度。
![]()
10月29日,许冰碟又走进百丈中心小学,开启重阳节主题的非遗剪纸艺术实践活动。在许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尝试折叠、描画与剪刻,一张张红纸在手中逐渐变成寓意健康长寿的寿桃图案。
![]()
![]()
“除了在一些学校担任特聘老师,今年我还走进了十多所学校开讲剪纸课,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对剪纸有着强烈的好奇与热情。我希望在学生们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让学生们越来越喜欢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许冰碟说,“每到一所学校,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听到他们问不完的问题,有的孩子课后还会主动联系我,分享他们的新作品、新想法,都让我很感动。”
![]()
青春创新:“四个一批”激活传承动能
据介绍,在常州市文明办、文化馆、教育局等部门的推动下,很多常州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已成为常态。通过“进一批课堂”,让非遗技艺走进万千校园,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育一批志愿者”,鼓励学生成为非遗传承的生力军,让青春力量为传承注入活力;通过“办一批活动”,搭建起非遗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喜爱非遗;通过“聚一批资源”,整合传承人、校园、媒体等多方力量,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坚实保障。
这种“四个一批”工作体系,正在让非遗传承呈现出蓬勃生机。在常州实验初级中学,许冰碟指导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已登上展览舞台,成为展现常州剪纸魅力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中,既有《琴棋书画》等传统题材,也有融入现代生活的创新表达,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对非遗的理解与再创造。“让学生的作品参展,不仅是为了展示成果,更重要的是培育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地方文化自信。”许冰碟说,青少年是非遗传承的“新人”,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蓬勃活力,能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保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开出最美的“传承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葛小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