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河北廊坊一场婚礼出了意外状况。
婚车队刚把新娘接上车,还没开出酒店停车场,就被人拦了下来,对方开口就要50条香烟当喜钱,按当地行情算下来得6000块。
新郎新娘说没准备这么多烟,拦车的人改口说那就给10条好烟也行。
![]()
双方在停车场僵持了整整一个小时,眼看婚礼时间要来不及,新人最后干脆弃车,自己想办法去了婚礼现场。
这事听起来挺离谱,但在当地并不罕见,婚车司机宋师傅说,他是廊坊市区的,这次接活是到下面一个县里去。
新郎当初找他,就是专门想避开本地车队,以为外地车牌能少些麻烦,结果该来的还是来了——"不管什么车牌,只要是婚车,都可能被拦"。
![]()
拦车的人倒也不是随便要个意思意思就放行,50条烟这个数字说出来就没打算讨价还价,新人说拿不出来,对方立马换了个说法:那就10条好烟。
宋师傅算过账,当地婚礼常用的喜烟一条100到120块,50条就是五六千,10条高档烟也差不多这个价。
这哪是要喜钱,分明是开价等着给。
新人当时的处境挺难办,婚礼都是掐着时间办的,酒店那边宾客等着,司仪化妆师都在准备,这一耽搁就是连锁反应。
![]()
报警吧,怕处理起来更耽误事;给钱吧,这个数目实在说不过去,最后只能扔下婚车,自己赶去现场。这场婚礼本该高高兴兴的,结果开场就添了堵。
类似的事最近也有发生,10月中旬,山东菏泽也出现过拦婚车要钱的情况,当时新郎给了200块钱才放行。
当地有村民说这是"老规矩",婚车过村必须给点彩头。但这个"规矩"到底是谁定的,又该给多少,从来没个准数。
![]()
有的地方要个几十块意思意思,有的直接狮子大开口。
更早些时候河南商丘一对新人遇到的情况更夸张,婚车被十几个人围住,对方要2000块才放行。
新郎当场报了警,民警到场后那些人才散开,事后当地村干部解释说这是"闹婚习俗",但新郎坚持认为这就是敲诈。
这种事为什么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有人觉得这是"习俗",不是什么大事,结婚本来就是喜事,遇到点小麻烦忍忍就过去了,很少有人较真。
![]()
但正是这种"算了吧"的心态,让拦车要钱的人越来越有恃无恐,从最初的讨点喜糖喜烟,到现在直接开价几千块,性质已经完全变了。
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的马俊哲律师专门分析过这类行为。
他说判断是不是违法,主要看两点:一是有没有组织性,是不是专门盯着婚车"创收";二是索要的方式和金额。
如果明确提出具体数额,还用堵路的方式施加压力,这就不是简单的要喜钱了。
![]()
按照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够不上抢劫罪,因为没有直接使用暴力威胁。
但符合敲诈勒索的特征——利用新人怕耽误吉时、不想把事闹大的心理,逼着对方交钱。
各地对敲诈勒索的立案标准是1000到3000元,这次河北的案子要6000块,早就够立案了,如果是多次作案,还可能按寻衅滋事罪处理。
问题是,很多新人遇到这种事不会报警,一来觉得结婚当天报警不吉利,二来担心处理起来耽误婚礼。
![]()
但越是不报警,这些人就越猖狂。他们摸透了新人的心理,知道对方多半会妥协,所以才敢一次次得手。
结婚是人生大事,本该图个喜庆圆满。
但如果任由这种拦车要钱的行为泛滥,受伤害的不只是一对对新人,还有社会对婚俗文化的认知。习
俗应该是美好祝福的载体,而不是敲诈勒索的借口,也希望遇到类似情况的新人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别让喜事变闹心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