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近期西方舆论场出现异动,目光紧紧锁定中国沿海的港口动态,连远洋货轮装卸铁矿石的操作流程都成为焦点。
![]()
他们迫不及待向全球传递一个信号:“中国正试图夺取铁矿石定价主导权!”
这并非普通的商业议价行为,而是中国历经二十年布局后,对长期由西方掌控的资源交易体系发起的一次系统性重构。
不止是挖矿那么简单
![]()
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处境可谓艰难。作为全球钢铁生产的核心引擎,每年消耗铁矿石高达11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近七成。
按常理,需求规模越大,议价能力越强。但现实却是,我们在关键矿源上始终缺乏话语权。全球优质铁矿资源长期被三大企业垄断——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
![]()
这些巨头控制着西澳皮尔布拉矿区和巴西卡拉加斯矿山等世界级矿藏,其产品品位高、供应稳定,成为中国钢厂不可或缺的原料来源。
更不利的是,国内钢企曾陷入恶性竞争,为确保原料供给竞相抬价,无形中推高了整体采购成本。
卖方坐收渔利,买方被动承受。今年初,必和必拓单方面宣布提价15%,态度强硬地表示“你不买自然有人买”,我们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
转机出现在非洲西部,一处沉睡多年的超级矿藏进入开发阶段——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这座尚未完全开采的巨型矿体,是目前地球上储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未开发铁矿之一。
其矿石含铁量超过65%,属于低杂质、低碳排放的绿色资源,在当前环保导向下极具战略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出资方:中铝集团、中铁建、宝武钢铁等多家单位深度参与,既是股东,又承建配套基础设施,从采矿到运输全程掌控。
![]()
一条长达六百余公里的铁路正在铺设,将矿区与大西洋沿岸港口直接连接。预计今年11月实现全线通车运营,年底前首船矿石即可抵达中国港口。
这意味着,我们正从依赖他人管道取水,转变为自主打井、铺管供水,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
与此同时,供应渠道多元化也在同步推进。来自俄罗斯的铁矿石进口比例已升至8%,且因航线较短,物流成本低于澳洲航线。
非洲其他国家、南美地区及东南亚的潜在矿源,也逐步纳入合作框架。国内则加速推进废钢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仅通过提升废钢使用率一项,每年便可减少约1亿吨进口依赖。
![]()
过去单一依赖海外巨头的模式已被打破,如今多线并举、内外协同,构建起更加稳固可靠的供应链网络。
改规则才是真功夫
掌握资源只是第一步,真正决定未来格局的是规则制定权。长期以来,我国在铁矿石交易中面临两大制约:
其一为普氏指数定价机制。该指数名义上反映市场供需,实则主要依据三大矿商上报数据形成,我国虽为最大买家却无数据影响力。2021年期间,铁矿价格从每吨80美元飙升至230美元,导致我国额外支出超千亿美元。
![]()
其二为美元结算体系。从采购到航运全部以美元计价,不仅承担汇率波动风险,还受限于美国主导的金融监管框架。
2022年,中国正式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整合全国主要钢企的采购需求,统一对外谈判、集中议价。
此举迅速显现成效:不久之后,CMRG明确通知必和必拓,暂停接收其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合同货物。
![]()
消息传出,必和必拓股价应声下挫,澳大利亚整体经济亦受冲击。最终该公司不得不妥协,不仅接受了中方报价,更首次采用人民币完成现货交易结算。
随后,力拓与淡水河谷相继跟进,澳大利亚FMG集团甚至主动申请人民币贷款,用于后续矿产开发,并承诺以人民币偿还出口收益。
![]()
当前,采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采购,每吨可节省约8美元汇兑支出,结算周期大幅压缩,资金流转效率显著提升。此举有效削弱了美元霸权对我国大宗交易的影响,增强了我们在国际贸易中的金融自主性。
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稳定的原材料价格意味着生产成本可控。钢铁企业利润趋于平稳,下游如汽车制造、船舶建造、家用电器等行业也将受益,整体产业链竞争力得到巩固。
![]()
在金融层面,铁矿石人民币结算相当于一次全球范围的货币推广。随着大宗商品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计价,国际社会对其认可度将持续上升,未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交易也可能跟进。
地缘政治意义上,这打破了“谁握资源谁主导”的旧秩序。以往澳大利亚常以切断铁矿石供应相威胁,如今中国已建立多元替代路径,此类施压手段失去效力。
![]()
我们将原本最薄弱的供应链环节,成功转化为国家战略优势。
下一步目标清晰明确:待西芒杜项目实现稳定供矿,人民币结算成为行业惯例后,中国将推动建立独立的铁矿石价格指数。
![]()
届时,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买家,更将成为影响市场价格走向的重要力量,与传统三大巨头形成制衡之势。
这场历时二十年的战略突围深刻揭示:在全球化贸易体系中,单纯依靠采购量难以赢得尊重。
唯有实现供应链全链条掌控,并深度参与规则制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结语
![]()
二十年的隐忍与积累终见成果,如今中国终于能在铁矿石这一关键资源的全球博弈中,挺直脊梁发声。
未来的资源秩序,不再由西方单方面定义,中国必将占据属于自己的重要席位。
![]()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