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白新鑫
11月6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情况。
![]()
会上,省能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学军介绍,“十四五”以来,省能源局始终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能源工作的出发点,聚焦出行、乡村、供暖等核心需求,通过实打实的举措破解急难愁盼,让能源发展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绿色出行领域,省能源局重点破解“充电难、充电贵、充电慢”,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城乡充电服务网络。这其中,有两个标志性进展:一是在充电桩数量和密度上实现“全覆盖”。以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为依托,加强公共充电站建设,简化居民充电桩报装流程,开展老旧小区“统建统服”服务试点,构建多元互补的充电服务格局,彻底破解“找桩难”问题。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148.8万台,是2020年的19倍。二是在充电速度和成本上实现“双突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成国内领先的兆瓦级全液冷超充站,实现“10分钟充100度电”,通过“五段式分时电价”让利,深谷时段每度电仅0.222元(是尖峰价的1/4),单次充电最多省40元,让群众“绿色出行既省时又省钱”。
在乡村能源领域,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民生高品质用能需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年来,省能源局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超470亿元,持续提升农村地区供电安全水平,真正实现了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跨越。我们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展,让人民群众尽享“阳光红利”,按照一户装机20千瓦的光伏计算,年均发电量约2.6万度,可实现增收约1万元。省能源局充分利用农村地区零散土地,扎实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累计安排超300万千瓦的农村风电,全力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发展格局。
在清洁供暖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拓展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在清洁供暖中的应用,在满足群众安全取暖的同时,也让“空气更鲜、天空更蓝”。核能供暖方面,省能源局建成了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供暖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米,取暖费从每平米22元降至21元,看似数额不大,却是实实在在的让利于民。地热能利用方面,专门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建设一批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目前供暖(制冷)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用地下热能量绘就出一幅绿色新画卷。
从出行便捷到乡村稳电,从温暖过冬到稳定增收,山东始终以民生需求为标尺推进能源转型。面向未来,省能源局将持续聚焦群众高品质用能新需求,让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