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婚礼的传统语境里,拦婚车讨喜糖、要红包本是邻里亲友间传递祝福的温馨互动,承载着对新人的美好期许。然而,近年来多地频发的“拦车强索”事件,却让这份喜庆变了味,从自愿分享异化为恶意敛财,不仅搅乱了婚礼秩序,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
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场原本喜庆的婚礼就遭遇了不快。新人的婚车车队行驶至酒店停车场时,突然被几名人员拦截,对方直接提出了苛刻的“喜钱”要求——要么支付50条普通香烟,要么拿出10条高档香烟,否则便不让车队通行。据婚车车队司机透露,面对这一超出常理的索要,新人一方多次沟通协商,但拦车者态度坚决,双方陷入近一个小时的僵持。考虑到婚礼行程紧凑,吉时不容耽误,新人不愿在大喜之日过多纠缠添堵,最终无奈选择另外打车离开,前往婚礼现场。由于事发地点在酒店停车场,且新人急于赶场,并未选择报警,而此次婚车服务的相关费用也尚未结算。
类似的乱象并非个例,近期,河南项城也连续发生多起拦截婚车索要财物的事件,不少市民在办喜事过程中遭遇此类困扰后,纷纷向警方求助或举报。一段路人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名中年男子以讨要“彩头”为名,直接冲到婚车前方阻拦,明确要求车主支付红包、赠送香烟,言辞强硬,不给就长时间堵在车前,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安全。接到举报后,民警通过群众提供的线索和现场视频,迅速展开走访调查,最终锁定了嫌疑人张某某,并依法对其进行传唤。经查,张某某并非首次实施此类行为,2024年他就曾因拦截婚车索要金钱被行政拘留七日,此次属于屡教不改,多次在项城街头路口专盯婚车下手。结合张某某的供述以及群众提供的视频证据,项城警方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3日的处罚。
![]()
今年4月,吉林长春也曾发生一起引发热议的拦婚车事件。一名男子在街头拦截婚车队索要红包,期间情绪激动,甚至动手掰断了车队中一辆劳斯莱斯车辆的“小金人”车标。当地一家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该男子并非第一次针对婚车“下手”,此前就有同行遇到过类似情况。事件发生后,车主第一时间报警,当地派出所迅速介入处置,相关后续处理结果也受到网友关注。
![]()
这些频发的“趁喜打劫”事件,让“拦婚车索财到底算不算拦路抢劫”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各类理性评论纷纷涌现。
有网友表示:“婚俗的核心是喜庆和自愿,拦车强要已经不是讨喜,而是变相抢劫,既破坏了新人的婚礼氛围,也违背了公序良俗。”还有网友认为:“不能因为披上‘讨彩头’的外衣就纵容这种行为,一次妥协只会让不法分子更加肆无忌惮,必须依法严惩才能以儆效尤。”部分网友结合多地案例分析:“从要几颗糖、一个小红包,到现在直接索要几十条烟、大额红包,这种行为已经逐渐升级,必须明确划出边界,不能让民俗成为违法的借口。”也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加强重点路段的巡逻管控,尤其是婚庆集中的区域,同时也要引导公众自觉遵守婚俗礼仪,拒绝恶意索财。”还有网友提到:“新人遇到此类情况不要一味妥协,‘花钱买平安’只会助长歪风,及时报警才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确方式。”
![]()
民俗的意义在于传递美好、凝聚情感,而不是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工具。拦婚车强索财物的行为,既违背了婚俗的初衷,也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不仅破坏了新人的婚礼体验,更扰乱了社会秩序。遏制此类乱象,既需要执法部门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相关违法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也需要公众自觉遵守公序良俗,摒弃不良风气,遇到此类情况时敢于拒绝、及时报警,不向歪风邪气妥协。只有让民俗回归本真、让法律守住底线,才能让婚礼真正成为传递幸福的仪式,让社会秩序在传统与法治的平衡中更加和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