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小心发错货了,加个微信,马上给您补发新的。”
就是这句看似贴心的售后承诺,让北京张女士掉进了精心设计的陷阱——7块钱买的搅蒜机,最终让她赔上了5万元积蓄。
![]()
图片来自央视
7元搅蒜机背后的连环局
双11期间,张女士在某直播间抢购了7元的电动搅蒜机。收到货发现是坏的,刚联系客服,对方就态度诚恳地道歉,并提出“加微信跟踪物流”。
正是这个看似合理的请求,成了骗局的开端:
- 第一步:添加微信后,客服把她拉进“商家售后群”;
- 第二步:群内发布“刷单任务”,前几笔真返现,让她赚了100多元;
- 第三步:抛出500元大单,以“操作失误需补单”为由,诱使她不断投钱。
“就像赌徒想翻本,我明明觉得不对劲,却停不下来。”张女士回忆时声音哽咽。
![]()
图片来自央视
诈骗升级:从“假售后”到“真洗脑”
警方透露,此类骗局已形成标准化流程:
1. 开店引流:在正规平台开设店铺,售卖日用百货积累销量;
2. 故意发次品:通过劣质商品筛选出“较真”的消费者;
3. 情感攻势:客服全程态度极好,利用消费者“不想为难人”的心理;
4. 收割陷阱:小额返现建立信任,大额资金一次性收割。
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类似诈骗报案超3万起,单笔平均损失达2.7万元。
![]()
图片来自央视
被骗后黄金30分钟怎么做?
1. 立即报警:提供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申请紧急止付;
2. 联系平台:通过官方渠道举报店铺,防止更多人受害;
3. 保留证据:不要删除聊天记录,这是破案关键。
特别注意:某些诈骗团伙会要求受害者下载“安全软件”,实则为远程操控工具。
![]()
图片来自央视
资深反诈支招:记住这3不原则
- 不加私聊:所有售后必须在平台完成;
- 不贪小利:看到“刷单”“返现”立即警惕;
- 不怕威胁:自称“公检法”要求转账的都是骗子。
7元与5万,不仅是数字的对比,更是诈骗分子对人性精准拿捏的证明。在这个信任脆弱的时代,我们既要维护权益,也要警惕那些“过于完美”的解决方案。
转发提醒家人:售后要钱的全是骗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