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快圆了》:一场在文字与色彩间的哲思漫游
寒杨/文
近日,诗人古里果的诗集《月亮快圆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发行。这部在清迈雨季孕育而生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诗意语言、深邃的哲学思考与绘画般的视觉质感,构建了一个融文字、哲思与图像于一体的多维艺术空间。
![]()
雨季的画布:用文字调制色彩的诗篇
整部诗集如同一幅用语言绘制的长卷。诗人以清迈雨季为天然画室,将潮湿的空气、植物的脉络、月光的层次都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她的笔下,“一汪春水”可以封存为酒,“树叶边缘的月光”成为可触摸的织物,“雨水”则化作粘合天地的透明颜料。这些极具画面感的诗句,不仅呈现了诗人作为绘画者的专业素养,更创造了一种“通感阅读”的独特体验——读者仿佛能透过文字,看见色彩的交融,听见寂静的形状,触摸温度的重量。
![]()
未圆的哲学:在缺憾中探寻完整的生命美学
“月亮快圆了”——这个充满张力的状态,构成了全书的哲学基石。诗人以惊人的洞察力,捕捉了生命中最富诗意的时刻:那不是圆满的顶点,而是趋向圆满的过程;不是拥有的确幸,而是期待中的微颤。在她的世界里,花朵在最盛放时预示着凋零,雨水在停止瞬间化作泪水,酿酒者在封坛时已预知饮者将忘。这种对“临界状态”的持续关注,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观:真正的永恒藏于瞬息的肌理,完整的生命由无数未完成的片段编织而成。
![]()
臣服的智慧:于细微处见宏大的生命观照
诗集中反复出现的“屋檐听雨”“静默对视”“持续酿酒”等场景,实则是一种深具东方智慧的生命姿态——在臣服中获得力量,在接纳中完成超越。诗人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在看似被动的境遇中展现出主动的精神建构:她在雨声中建立只属于两人的永恒领地,在沉默里让根系野蛮生长,在漫长的等待中用记忆酿造时间的醇酒。这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通过与万物共鸣达成的心灵解放。
![]()
跨界的诗意:打破艺术形式的边界探索
《月亮快圆了》最引人注目的特质,在于它打破了诗歌的传统边界。文字不再仅仅是意义的载体,更成为勾勒线条、铺陈色彩、构建空间的艺术元素。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哲人的头脑思考存在,以诗人的心灵感受生命,最终创造出这种“三位一体”的独特文本。读者在翻阅过程中,将同时经历一场视觉的盛宴、思想的激荡与情感的洗礼。
![]()
这部诗集的出版,为当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证明,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真正的诗意依然在那些被细雨浸润的屋檐下、在将圆未圆的月光里、在一颗持续酿造爱与被爱的心灵中,安静而倔强地生长着。《月亮快圆了》不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邀请每一位读者进入这场永不落幕的精神雨季。 (寒杨/文)
![]()
《月亮快圆了》
古里果携首部中文诗集惊艳来袭
在这份诗意的修行里,与自己的灵魂坦诚相见。
在本真的生活中,握紧滚烫的热爱,无畏前行。
这人生大梦,
不过是我途经你的庙堂,
你点亮我的烛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