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太难了,真不想管了,但又不忍心。想问问各位妈妈,你们都是怎么做的?”
家有青春期孩子,老母亲经常在“管与不管”之间横跳。横跳的结果就是,有种和青春期孩子“相爱相杀”的感觉。
虽然这种感觉不太妙,但好歹也总结出点经验来:想要与青春期孩子和谐相处,大人要克制。因为——
孩子不想被操心
青春期孩子不太需要大人的“操心”。
我家孩子睡太晚,是老母亲忍不住要“操心”的因素。试过陪她一起晚睡,试了一段时间,不行,按我家老大的话来说“你是熬不过我的。”
她说得对。
一到20点就犯困的老母亲,撑到23、24点再睡,真的是煎熬。
现在?孩子爱几点睡几点睡,老母亲该早睡早睡。
睡眠这件事,老母亲的“操心”,对孩子来说,是不需要的。老母亲的“操心”,只会增加亲子矛盾。
为什么会忍不住?
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忍不住“操心”?
根源在于“害怕”。
像我自己,“害怕”睡眠不足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可就算老母亲再怎么“害怕”,再怎么“说”、“陪”,孩子该几点睡还是几点睡,完全不会因为大人的“害怕”而有什么改变,除非她自己困了想睡。
而且大人的这份“害怕”,不仅会增加亲子矛盾,也在消耗自己的能量。既然对己对人都不利,那还“害怕”做什么?
关于家长的“害怕”,分享一本书——《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
![]()
吴娟瑜在《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里,分享了育儿过程中,父母内心会“害怕”的几种类型。看看书中的案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对孩子的“害怕”会少一些,顺便也能理清思路。
这本《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常读常新,当自己有“害怕”的念头时,不妨翻开看看。
这才是孩子想要的
有时候都不知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说话。
说多了,嫌唠叨。
说少了,是敷衍。
刚刚好?AI回答似的。
我家老大经常会来一句“能不能正常说话?”
怎么就不正常了?多了不行,少了不对,刚好也不合适。
就说,和青春期孩子聊个天,怎么那么累?
后来,我家老大又说,话多也不是不行,情绪价值她还是需要的。
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提供情绪价值到位?
说好听的?在孩子听来,好听的话,不够真诚,也属于“不正常”的范围。
点评?那是万万不能的。孩子和老母亲说话,于她是放学后的倾诉。老母亲要是点评,很容易踩到雷点上。
目前摸索出来,最适合和我家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方式是:少说话,尽量跟上孩子的说话节奏。
虽然这样的方式,在我家老大看来,情绪价值是没有提供到位的,但好过乱说话。
没办法,提供情绪价值的这项技能,老母亲目前还没熟练掌握。在掌握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之前,更稳妥的方式还是“少说话”。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可不想要大人的管教,尤其处于初三阶段,他们更需要大人能及时给到情绪价值。
小结尾
面对我家青春期的老大,感觉相处太难的时刻,往往都是老母亲想要“操心”的时候。
只要不“操心”,相处就融洽了。
当然,要是能给到足够的情绪价值,那对孩子来说,就更好了。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