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11月,在美国没完没了的爱泼斯坦案,引发了新的冲击波,袭向大西洋的彼岸,英国。
弗吉尼亚·朱弗雷,非营利组织“受害者拒绝沉默”的创办者,长期指控爱泼斯坦在自己17岁时强迫给英国王子安德鲁提供性服务的活动家,在今年4月自杀。在时隔大半年后,她留下的回忆录《Nobody’s Girl》,在10月底正式出版。
在书中,朱弗雷就安德鲁王子涉嫌性侵提供了更多细节。
一周后,英国王室宣布,剥夺国王查尔斯弟弟安德鲁的“王子”头衔,并且把他逐出属于王室产业的“皇家小屋”。从此,英国媒体在报道安德鲁的时候,不需要再加上“王子”的字样,而是直呼其为安德鲁·蒙巴顿·温莎。
![]()
安德鲁/图源:新华社
而重新成为平民的安德鲁,极有可能随着爱泼斯坦案的引燃,面临被美国司法当局传召并引渡受审的可能性。
在历史上,英国王室极少除掉成员们的头衔。根据历史惯例,在战乱时期作出通敌行为或者出现明显叛国行为的王室成员,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次,朱弗雷的回忆录,犹如英国王宫上空释放重磅炸弹,炸掉了安德鲁显贵的一切特权。
这背后,是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的汹涌民意。
性格傲慢又对头衔极其重视的安德鲁,过去已经得罪不少人。爱泼斯坦案在西方继续燃烧下去的当下,安德鲁被踢出来,刚好吸引了看客们的目光。
从王子被贬为草民,安德鲁是精英圈子祭旗以平息民愤的牺牲品,但他不冤。
落魄王子众人踩
如果在往常,安德鲁一进房间,在场的人都要站起来,称他一声“殿下”。
谁给他开门慢了点,迎来的就是王子劈头而来的辱骂:“蠢货”“低能儿”“死胖子”。
进入古稀之年的王子,床上还摆满各种毛娃娃。他每天入睡前都要检查仆人们是否按照要求摆好,要是位置错了,就会大发雷霆。
被摘掉“王子”头衔后,安德鲁也许会发现,过去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下人”们,开始不断向媒体抖自己的不堪往事。曾经在白金汉宫担任王室成员安全工作的Paul Page,在事发后对《60分钟时事杂志》节目诉说大量安德鲁私底下举止粗鲁傲慢的往事。
![]()
安德鲁/图源:新华社
从美国到英国,再到澳大利亚,从安德鲁的前秘书到前侍从,再到传记作者,曾几何时的“身边人”,在这个星期都几乎忙着排队向各类电视节目轮流说安德鲁的不是。这些节目加起来的时长,可以有七八个小时了。
这可跟安德鲁过去作为“王子”的风光仪态有着天壤之别。作为英国君主的第八顺位继承人,英国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二王子,安德鲁曾几何时是200多个慈善组织的“庇护人”,也被英国政府任命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特别代表”。从女王生日阅兵到出席外宾接待国宴,他的胸口总是挂着大小各色勋章,锋芒一度盖过亲哥哥查尔斯。
看过奈飞《王冠》剧集的观众们也许还记得,在母亲英女王的眼里,相比起害羞又内向的王储查尔斯,性格开朗而且笑起来露出整齐白牙的二王子安德鲁,才是真正的“爱儿”。毕竟,安德鲁加入了海军,在马岛战争时期还在战场上开过直升机。
![]()
《王冠 第六季》剧照
在以参与实战立下战功为标杆之一的王室传统里,安德鲁早年的“成绩单”,绝对碾压查尔斯。在那个年代,美国正好上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而英国人则以外貌神似克鲁斯的安德鲁为傲。况且,美国那些空军英雄是活在电影里,而英国人自己的《壮志凌云》则是活在现实中。
安德鲁被曝跟爱泼斯坦“恶魔岛”扯上关系的时间点,是在2011年前后。也是在那个时候,安德鲁的公众形象急转直下。但那时候好歹还有英女王在世,作为溺爱的母亲,英女王多次自己出钱出力给“爱儿”应付媒体和司法界的围攻。
如今,白金汉宫的主人可是那个昔日一直嫉恨自己的亲哥哥。随着爱泼斯坦事件继续酝酿,失去母亲护荫的安德鲁,从早年英式《壮志凌云》男主角,慢慢蜕变成为了十恶不赦的性侵嫌疑犯,露出了阴暗的真面目。
至此,安德鲁已经成为被亲哥哥踢出宫门,投喂狼群,满足舆论爽感的那块肥肉。
王室赶紧割席
“尽管他(安德鲁)继续否认针对他的指控,这些谴责仍被认为是必要的。陛下希望表明,他们的心思和最深切的同情始终与所有形式虐待行为的受害者和幸存者同在,并将永远如此。”
这是剥夺安德鲁“王子”头衔后,王室发出的声明。这份声明,算是英国王室摆出了跟安德鲁割席的中立姿态。美国司法机构再怎么处置安德鲁,英国王室估计也不会干预了。
![]()
查尔斯二世这种割席之态,与其说是发泄对弟弟早年的不满,还不如说惧怕当下汹涌的民意。在英国国内,王室形象在英女王去世后声望日渐下降。根据YouGov在2023年做的民调,在英国的“Z世代”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保留君主制。要是继续保留安德鲁这个包袱,英国王室的公众形象恐怕将继续沉沦。
同样是YouGov机构在11月1日所作的民调显示,有79%的英国受访民众支持国王查尔斯把安德鲁贬为平民的决定。而且,有几乎六成的受访者表示,这个处置来得太慢了。1997年经历过戴安娜车祸事件舆论风波的查尔斯,不是不明白英国公众和狗仔队们对王室产生的压力。
但压力同样来自英国最亲密的盟友——美国。在美国国会,让安德鲁引渡受审的呼声开始出现,英国国会议员和一些内阁大臣也开始呼应。伊利诺伊州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在国会外发表演说,对安德鲁隔空喊话:“坦白交代,主动到美国国会作证,不必等待传票,向我们作证并告诉你所知道的一切。”
扯下精英的伪装
“我曾是个讨好者,即便取悦他人要付出沉重代价。十年来,男人们总用虚假的‘爱’为他们的虐待披上外衣。爱泼斯坦和麦克斯韦深谙如何利用我这根扭曲的软肋。”
在《Nobody’s Girl》中写下如此绝望句子的朱弗雷,已经离开人世七个多月。
如今,在电视媒体上声泪俱下的朱弗雷弟弟,跟富豪们为所欲为毫无后果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反差引起的巨大民愤,让西方无数普通人深深共情。
毕竟,随着爱泼斯坦案件涉及的文件继续公布,公众发现了这样一个扭曲而赤裸的现实:穷人女子被当作物品,被虐玩戏弄,富人们发泄完欲望后,把她们当垃圾扔掉。而这些富豪,往往跟安德鲁一样,名下有数百个公益慈善项目,一开口就是“道义”“责任”,表面上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佼佼者。
![]()
安德鲁(左)、朱弗雷(中)与麦克斯韦
但这些道貌岸然、身价过亿的富豪们,私底下是怎样的?朱费雷的回忆录可见一斑:在2001年“恶魔岛”的游艇会上,她被爱泼斯坦和其女友麦克斯韦剥光扔进泳池,被安德鲁选中推揉着进卧室,被散发奇怪体臭而且多汗的王子侵犯半小时。这是朱弗雷第一次接触顶着“王子”头衔的安德鲁的回忆。
面对这群结成网络的富豪寡头们,毫无家庭背景的朱弗雷,几乎没有任何可信度。直到作为受害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才换回公众对这件事的关注。而司法公义的真正到来,那些躲在暗角里的加害者什么时候被彻底清算,似乎依然遥遥无期。在全球化语境下产生巨大的贫富悬殊状态,叠加通缩和物价上涨压力,让大众心中的这种反差感更加显得焦灼。
素来高调又没有判断力的安德鲁,成为了富豪们可以被牺牲的对象。毕竟,正是在2019年那次自曝其短的BBC专访,安德鲁对着记者公然撒谎,譬如说自己从来不流汗,终于成为了第一个在爱泼斯坦事件中“扛不住”露馅的名人。本来找不到头绪的记者们,终于在安德鲁身上找到了可以继续深挖的内幕。
![]()
安德鲁接受BBC《新闻之夜》访谈
针对安德鲁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也许正中那些希望转移注意力的人的目标。毕竟安德鲁一个人“下地狱”,吸收大部分民愤,总比自己被曝光要好。但人们普遍相信,爱泼斯坦清单中的一个个名人,肯定远不止这样一个被除掉王子头衔的“落魄平民”。
王子被贬,故事远没有结束。
作者 |远游
编辑 |阿树
值班主编 | 张来
排版 | 八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