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加几声闷咳,可能不是“岁数大了”,而是甲流已经敲门。
北京朝阳孙阿姨去倒垃圾,回来晕得扶墙,量体温36.6,家里谁也没想到给她预约流感门诊。
![]()
两天后,她的CT片上出现了磨玻璃影子。
病毒学同事说得直白:这波H3N2学精了,S蛋白换了几颗扣子,抗体认不出,于是它不烧也不吼,装成温良病毒混进人群。
疾控的周报把这条标记成“逃逸能力+40%”,听着像游戏补丁,落到人身上就是咳嗽不发烧,晕得走S形。
![]()
协和刚出的预印本更有趣:测了三百多位65岁以上的呼吸道门诊病人,58%首诊体温正常,但抽血一看IL-6蹿到住院区水平——炎症早开锅,只是体温表在装睡。
结论写得很克制:别让温度计骗了老人。
怎么办?
![]()
一条土法子:只要头晕+咳嗽超了一天,不再等38℃,直接冲最近能做抗原的三甲医院。
卫健委新指南都把这俩症状写成“触发检测”的硬指标——官方替咱们把门槛拆掉了。
抗病毒药现在也能当“外卖”点。
![]()
很多医院互联网端24小时开处方,提交症状照片就能开奥司他韦,24小时内吃掉,肺炎风险砍六成。
孙阿姨要是当天就吞药,大概不至于吸氧。
广场扇子舞、棋牌室、老年食堂……空调闷成一罐的午后,正是漂移毒株的约会圣地。
![]()
去跳舞最好自带小电扇,回家就把外套挂阳台吹风,不是洁癖,是保命。
不想跑医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里有张实时更新的“发热门诊地图”,绿标是能当场做甲流拭子的机构。
点进去直接导航,比给子女发定位省口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