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志竟王帅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大气防治、碳减排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其中,高新区企业山东泰开直流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交直流混合柔性微电网系统集成技术”成功入选,成为山东省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典型标杆。
硬核技术支撑双碳目标
![]()
《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作为全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指南,通过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等严格流程筛选技术成果,旨在加速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企业与投资机构提供权威参考。此次泰开公司技术入选,不仅彰显其在微电网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印证了该技术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示范价值。
据了解,“交直流混合柔性微电网系统集成技术”构建了源、网、荷、储高效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可显著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与系统能效。经实际运行验证,该技术年均可减少碳排放9295吨,节约标准煤3468.4吨,为高新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柔性电网玩转“绿电调度”
![]()
走进泰开光储直柔绿色低碳工业园,建筑屋顶与竖墙上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个山东省首个“光储直柔”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工业园区,正上演着绿电高效利用的生动实践:当光伏发电高于用电负荷时,多余电力一部分存入储能电站,一部分为员工电动汽车充电;当发电低于负荷时,储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释放电能,实现“绿电用足用好”。
在园区控制中心的屏幕上,电能路由器、柔性互联装置与智能控制系统协同运转,实时显示着光伏出力、储能状态与用电负荷等数据。“与传统‘刚性’微电网不同,‘柔性’微电网的核心是灵活性和智能性。”泰开公司市场支持部主任孙利军介绍,园区配备的相变储冷储热系统,能在低谷电价和光伏富裕时段将电能转化为冷热能储存,需求高峰时释放,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突破柔性直流供电关键技术瓶颈,将光伏、储能、空调等设备直接接入750V低压直流母线,相比传统交流系统减少10%的转换损耗。这种创新供电模式不仅降低能耗,更将日常办公用电电压控制在48伏以下,大幅提升用电安全性。
联动破解转型难题
“技术落地初期,直流供电安全性和设备兼容性是最大难关。”为突破瓶颈,2022年泰开联合清华大学,成功研发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电能路由器,其瞬时响应速度比传统设备快30倍,直接推动光伏自发自用率从50%跃升至90%。
如今,园区新能源用电占比显著提升,系统损耗大幅降低。通过智能算法动态调节光储协同比例,园区每年增加绿电1100万度,光伏自发自用率提升至9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300余吨,相当于植树48万棵,用能成本降低15%以上。
“泰开样板”加速推广
![]()
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与应用成效,泰开柔性微电网系统已斩获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光储直柔零碳园区十佳案例等荣誉,其核心设备碳化硅电能路由器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目前,该技术已形成多场景适配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所,为不同规模用户提供定制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产业园的减碳实绩,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的成功实践,为山东乃至全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这场能源革命正从泰山脚下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发展动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