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廊坊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文安县特别支部,成立于1926年10月,王紫树、董在毅为文安特支负责人。
1925年冬,张宗义以中共北方区委津浦线视察员身份回到家乡文安,在左各庄镇发展王紫树(又名王宜航,天津第一师范学校学生,左各庄人)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张宗义和王紫树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毛泽东主持的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9月,从广州农讲所结业后的王紫树回到文安左各庄镇发展党员。
1926年10月,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王紫树组织文安县的10多名党员,在左各庄小学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文安县特别支部。中共文安特支建立后,王紫树、董在毅同其他成员一起发动和组织了文安县农民革命运动。同年,王紫树、董在毅还领导了左各庄脚行工人的罢工斗争,取得了胜利。这是廊坊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斗争,显示了党领导工人斗争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劳苦大众中的影响。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和奉系军阀的反革命逆流,也使文安县反动势力猖獗起来。恶霸地主董弼臣向天津警察厅呈递了“王紫树、董在毅从事赤化活动”的报告。天津警察厅派出40余人,逮捕了王紫树、董在毅,随之又将董在刚、王笃臣、王植槐、赵兴邦等8人抓捕,押到天津,关进监狱。
王紫树、董在毅等被捕后,受到严刑拷打,被天津警察厅军法科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直隶第三监狱。后经多方营救,董在刚、王笃臣、王植槐、赵兴邦等6人被保释出狱,而王紫树、董在毅因属“要犯”,继续被关押。他们在狱中遭受百般折磨,宁死不屈,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28年6月,奉系军阀败退关外,傅作义就任天津警备司令,下令释放所有政治犯。王紫树、董在毅虽然被释放,但因在狱中遭受酷刑摧残,生命垂危,出狱后不久相继去世。
王紫树、董在毅等8名党员被捕后,中共文安特支遭受严重损失,有的党员牺牲,有的隐蔽,有的脱党,仅剩下在天津市的少数党员。左各庄农民夜校和农民协会在反动势力的高压下,不得不解散。1928年1月27日,中共顺直省委决定撤销中共文安特支。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5年后建立起来的中共文安特支,是廊坊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启发了廊坊人民的阶级觉悟和民族觉悟,奠定了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对于激励和鼓舞廊坊人民跟着共产党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再次来到这一地区时,左各庄及附近大清河两岸人民展现出崇高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爱党热情,踊跃参加党的组织,自发为革命队伍筹集和运送给养,积极宣传党的革命主张,组织起来与反动阶级进行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军“扫荡”最疯狂、封锁最严密、革命队伍最艰难的情况下,大清河两岸人民冒着生命危险给隐蔽在芦苇荡中的革命队伍提供粮食、传递情报,保护革命同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资料来源: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报记者 张甜歌 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