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那个在国际新闻里高大上的欧盟,揭开老底儿一看,里头运行的逻辑跟咱们小区业委会吵架差不多。它最核心的部门,叫欧盟委员会,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大型的跨国项目组。
这个项目组的成员,不是全球招聘来的顶尖精英,而是欧盟里头27个国家,每家派一个代表来当委员。这就跟上学时老师强制分组,每个班都得出一个人一样。 德国、法国这些班可能派来个学霸,但有些班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指不定把班里那个“吊车尾”的给推出来了。
![]()
结果就是,这个委员会里有的人是真想干事儿,有的人呢,可能就是来打个卡,领份工资。所以你指望这群背景不同、心思各异的人能步调一致? 那太难了。他们开会制定政策,本质上不是领导拍板,而是27个代表在讨价还价。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老家争取利益,谁也不肯吃亏。
德国想着我的工业出口,法国护着自己的农业补贴,波兰惦记着援助资金,南欧国家则担心难民问题。这么一开会,那场面可想而知。 经常是为了一条法规,能吵上好几年。最后好不容易出台个政策,你一看,怎么这么拧巴? 左边照顾了A国,右边又得安抚B国,整个一个四不像。
![]()
那就是各方吵架吵累了,相互妥协出来的结果。 根本不是深思熟虑的战略,纯粹是谈判桌上博弈出来的临时方案。前几年他们采购新冠疫苗,过程那叫一个混乱。 有的国家急得跳脚,有的国家却不紧不慢,欧盟层面向统一协调,底下各国却各有各的小算盘,最后弄得一团糟,交货延迟,互相埋怨。
再看难民问题,更是吵翻了天。 意大利、希腊这些前沿国家压力山大,喊着要公平分担;东欧一些国家则态度强硬,直接拒绝接收。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拿不出一个像样的解决办法。你以为他们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内部是二十几个声音。 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有的国家想合作做生意,有的国家喊着要强硬应对,根本没法“用一个声音说话”。
所以啊,看欧盟出台的那些政策,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就别太当真了。 那不是一个有智慧的大脑在指挥,而是一群人在拔河。 你看懂了这一层,再看国际新闻,心态就平和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