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7频道(CCTV-7)播出了AR-500CJ无人直升机海上测试的片段。
![]()
中国“无人机航母”和AR-500CJ无人直升机。
AR-500CJ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AVIC)旗下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专为舰载作业而设计的改进型,原计划于2022年首飞。通过这段视频,我们首次看到了中国一艘造型奇特的舰艇,有人称之为“无人机航母”,目前正在服役,为AR-500CJ无人直升机的海上测试提供支持和保障。近年来,随着中国无人机拓展到海军领域,涌现了许多采用开放式飞行甲板的独特舰船,而这艘“无人机航母”就是其中之一。
![]()
AR-500CJ无人直升机在海上测试时,在“无人机航母”的飞行甲板上移动。
CCTV-7的这段视频似乎并未提及AR-500CJ所在的舰艇名称,也没有提供这艘舰艇的全貌。
![]()
视频截图,可以看到飞行甲板的外形尺寸和布局。
然而,飞行甲板的尺寸和布局,特别是右舷靠近舰艉的梯形区域及其标识,与江苏大洋海事造船厂于2022年下水的一艘舰艇的设计完全吻合。
![]()
江苏大洋海事公司建造“无人机母船”。
2024年,“海军新闻”网站率先报道了这艘舰艇,该舰长约100米,宽约25米,右舷靠近舰艏处有一座小型舰岛。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舰船有飞行甲板和三座舰岛。
此前有消息称,CCTV-7画面中出现的舰艇可能是一艘神秘的中国舰船,该舰船拥有大型开放式飞行甲板和三座舰岛。这艘舰船印有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CSSC)的标识,它可能名为“中船自豪”号,似乎是一艘史无前例的民用科研船。然而,中船集团的这艘“航母”拥有面积更大、形状更特殊的飞行甲板,并且飞行甲板上还有非常明显的标识。
![]()
江苏大洋海事公司建造的部分船只。
如前所述,近年来中国涌现出许多不同寻常的拥有飞行甲板的船只,江苏大洋海事公司(又称“新大洋船厂”)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该船厂至少建造了两艘双体“无人机母船”,以及各种专用驳船。这些船只似乎主要用于训练和测试,尤其侧重于模拟无人机和电子战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艘双体“无人机母船”的首次使用视频来自2022年CCTV-7的一段报道。
![]()
江苏大洋海事公司建造的“无人机母船”外形较小,影响其使用效果。
江苏大洋海事公司建造的这些船只可以在实际作战环境中可能发挥作用,例如与大型有人舰艇协同作战。不过,这种“小型无人机航母”相对较小的尺寸和整体布局限制了其在实战中持续部署的适用性。
![]()
9月3日阅兵式上的舰载无人直升机。
即使不承担辅助作战任务,专用的海军无人机测试和训练平台对中国军队仍然具有价值,中国军队一直在稳定扩大其舰载无人机队的能力和规模。中航工业(AVIC)表示,AR-500CJ可以用于侦察、监视、信号中继等多种用途,它是这一不断发展的系统的一部分。另一款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CATIC)AR-2000为基础,设计的舰载无人直升机,在9月3日北京举行的阅兵式上与其他众多新型无人机一同亮相。
![]()
攻击-11舰载型无人机。
中国海军无人机的发展远不止于垂直起降设计,隐形飞翼构型的攻击-11(GJ-11)“利剑”无人战斗机(UCAV)舰载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最新曝光的图像首次清晰地展示了一架展开着舰钩的攻击-11无人机。海军型攻击-11(有时也称为攻击-21)预计将从中国不断壮大的航空母舰和大型两栖攻击舰中的部分舰艇上起飞。
![]()
CCTV-7视频中的“无人机母船”(左)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型舰船飞行甲板(右)有明显差异。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中国在军用和民用无人航空领域持续巩固其全球领先的地位,而这两个领域之间往往存在相当大的重叠。就在2025年,中国曝光了几款此前从未公开的先进无人机,其中一些无人机的尺寸相当可观。具有雷达隐形功能的飞翼构型无人机也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鉴于此,中国利用配备飞行甲板的特殊舰船来支持无人机测试和训练,以及其他用途的做法,未来还会更加普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