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碎片化、需求多元化的今天,传统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突破“台上讲、台下听”的固有模式,实现入脑入心?兰州市城关区总工会交出了一份“数字答卷”:创新打造“云思政”三维赋能体系,通过红色思政、书香思政、数字思政的深度融合,将思政课堂搬上“云端”,成功破解“学用脱节”难题,让理论学习“声”入人心,让职工成长搭上数字化快车。
![]()
![]()
面对忙碌的工作节奏,职工只需点开城关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进入“职工电子书屋”,无需任何跳转下载,一个“指尖图书馆”便跃然眼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党政书目可随时在线收听,实现了理论学习的“无门槛”与“便捷化”。同时,在新媒体平台开设“职工云课堂”“每日廉语”等栏目,将历次党代会精神、百年工运史,从微信公众号的轻量触达,延伸到微信视频号的深度解读,让红色基因和工运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滋养职工心田。
![]()
阅读是成长的阶梯。城关区总工会着力打造“工”字阅读品牌,以“职工书屋・工悦领读”为核心,构建起一张覆盖驿站、企业、校园、社区的立体化阅读直播网络。线上,“书香思政·云端诵读”栏目和职工线上读书会,巧妙适配职工碎片化时间,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阅读分享、交流研讨变得随时随地。线下,特色阅读空间与车间漂流书箱相辅相成,劳模工匠的领读分享与按“春诵夏玄·秋歌冬咏”设计的四季阅读计划相得益彰。此外,还为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定制专属书单,实现“精准滴灌”。
技术是驱动变革的引擎。城关区总工会创新运用“双平台联动”策略:微信公众号专栏“工运史海·周五拾贝”追求广度覆盖,普及工运小知识;微信视频号则聚焦深度解读,以生动解说和图文动画深化核心要点,形成“出题-验证”的认知闭环,系列内容浏览量近万人次。同时,引入AI技术的“职工电子书屋”,通过AI虚拟助手个性化荐书、答疑解惑;而活泼的AI动画形象“城小工”,则活跃在视频号,将枯燥政策转化为生动动画,极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与吸引力。通过内部与上级工会、融媒体中心联动;外部携手主流媒体,城关区总工会成功扩大了“云思政”的声量。
城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桂萍表示,将继续深化“云思政”模式,持续滋养职工匠心、汇聚奋斗力量,在数字时代书写服务职工成长的新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 通讯员 杨帆)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