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仲量联行成功举办“睿见办公思想汇”系列活动之——“空间博弈 策略共赢”2025年成都办公楼企业流动研究报告发布业主闭门会,逾70位办公楼业主代表及行业同仁齐聚一堂,聚焦当前市场周期承压、流动性加剧的现实挑战,共话资产运营策略升级的转型路径。
![]()
在成都办公楼市场供需失衡、空置攀升的背景下,如何留住优质租户、识别增量机会、构建资产韧性成为市场核心关注。本次闭门会围绕仲量联行全新发布的《2025年成都办公楼企业流动研究报告》,为业主在当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提供有“据”可循的思路。报告基于对成都931条企业搬迁记录、2,900万㎡商办与产办载体、超2.7万家企业的跨周期全景分析,系统揭示企业迁移动因与产业落位规律,为业主提供可落地的决策参考。
![]()
活动上,仲量联行华西区董事总经理佟恩致欢迎辞。他表示,当前成都办公楼市场正处于周期承压、存量博弈的关键阶段,租金下行、空置攀升、租户频繁调整成为普遍现象。在此背景下,如何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是每一位资产持有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业主提供一份基于数据、面向实战的决策参考。”佟恩指出,“希望能以此为契机,与大家碰撞出更具落地性的合作路径,携手应对挑战,把握未来机遇。”
![]()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杨波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他表示,在当前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的背景下,行业应理性看待“内卷”,避免陷入无序价格竞争。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关注政策导向,把握“房地产十七条”、土地供应与空置率挂钩等调控信号;二是正视市场现实,理解企业降本增效的合理性;三是打造差异化优势,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价值,方能在当前竞争中脱颖而出。
![]()
在主题分享环节,仲量联行三位专家分别从企业画像、产业前瞻与博弈策略三个维度,对报告进行深入解读。
![]()
仲量联行成都商业地产部负责人江倩指出,从本次报告对全口径企业客户的分析来看,大量高价值企业并未集中在传统甲级办公楼,而是分布于产业园区和其他产业载体中。
![]()
她表示,在全口径Top100企业名单中,与甲级办公楼重叠的企业租户仅占少数,部分优质企业如华为、四川银行、平安保险等虽在甲级办公楼有布局,但其主要扩张空间实际落位于产办融合载体。这意味着,许多真正具备增长潜力的优质租户,并不在传统招商视野之内。
![]()
江倩强调,未来招商工作必须打破“只看核心区、只盯甲级楼”的惯性思维,主动向产办融合区域延伸,拓宽客户来源渠道,挖掘隐藏在非传统市场中的潜在增量需求。
![]()
仲量联行成都战略顾问部负责人张雨放则从城市产业布局视角出发,揭示企业落位的空间逻辑。她指出,成都“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在楼宇端形成清晰映射——目前已有51.2%的优质企业与其高度关联。同时,不同产业链环节呈现出明显的区域聚集特征:
· 研发前端集中在金融城、大源等人才高地;
· 中游制造类企业偏好高新西、龙潭等具备高承载能力的园区;
· 下游服务与应用场景则回归主城中心。
*“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即9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9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大未来产业细分赛道。
![]()
她特别提到,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虽尚处起步期,但头部企业平均承租面积超500㎡,具备高成长性与定制化空间需求,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量来源。
![]()
![]()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资深董事朱建辉从数据模型角度拆解企业搬迁行为。基于对成都近三年、931条搬迁记录的分析,他发现科技互联网、文体娱乐等行业价格敏感度最高,搬迁后平均节省租金达22.7%。而在博弈过程中,典型的模式是“租户先提搬→业主让利→最终留租”,凸显出精细化租约管理的重要性。
![]()
他强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空置风险远大于租金微降带来的损失,因此建议业主建立租约预警机制,提前介入即将到期的大客户谈判,通过非价格条件实现双赢。
![]()
![]()
本次闭门会以“企业流动”为切口,深入探讨了当前成都办公楼市场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潜在机遇。在存量博弈已成为常态的今天,单纯依赖降价已难以为继。真正的破局之道,在于回归产业本质、洞察企业行为、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在流动的市场中,方向决定未来;在博弈的时代,策略就是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