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图:易福红(豆包AI)
![]()
内地个人买家占香港一二手住宅注册量比例超两成。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月租1.65万港元,在香港能租到什么样的房子?
39年楼龄,大约33.3平方米的“吉屋”——没有桌椅,没有床架,更没有冰箱洗衣机。这是今年8月20日,苏茉(化名)的堂姐在香港浸会大学附近租下的一套房子。
正是这一次陪同看房,让深圳00后苏茉下定决心:与其三年交65万元(港元,下同)房租,不如花600多万元在香港买房。
苏茉是近十年中,6.8万名赴港买房的内地人的缩影。
南都记者根据中原地产数据统计发现,最近十年,67813名内地人共花了8022亿元在香港买房。
这场跨越多年的置业迁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而当下香港楼市率先量价齐升,或将为中国楼市的筑底回升写下新的序章。
“学生”入场
三年在港上学租金65万元 深圳00后下决心买房
苏茉在香港买房并非一时冲动。
2022年,苏茉到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上学,从此开启在香港长达三年多的租房之路。苏茉的男朋友(现在的丈夫)2023年也到香港求学,她在这一年就动了买房念头,但“怕买在半山腰”,没有下手”。2024年,香港“撤辣”后,他们沿东铁沿线看房,“试图抄底”,发现40多平方米房子的普遍总价仍要上千万元(港元,下同)。
月租1.65万元 投资回报率近4.1%
直到今年8月中旬,苏茉的堂姐到香港浸会大学读研,苏茉陪她在学校附近租房后,决定出手。
香港的房地产交易价格清晰可查。在陪堂姐看房中,苏茉发现,堂姐看中的那套二手房今年7月30日以总价486万元易手。
追溯这套建于1986年的房子可见,此前5次交易中,前3次都发生在1997年,分别是3月份、5月份、7月份,三次的交易价格分别是257万元、300万元、328万元。第四次交易发生在“非典时期”——2003年6月,业主在持有6年后割肉200多万元以113万元售出。第五次交易,业主在“非典时期”抄底,持有9年后于2012年以325万元出售。直到今年7月底,上一任业主持有13年后抛售,净赚161万元离场。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套房的交易价格变化看,尽管几十年来,香港楼市几经调整,且近几年高位回落,但始终仍处于其面世以来的“高位”。而在当前房贷利率创新低之下,新任业主在购买后的出租回报率也尤为可观。
新业主在购入十多天里完成系列交易手续,8月19日挂牌放租,次日就被苏茉的堂姐看中租用,连一天的空窗期都没有。这套已有39年楼龄,面积仅33.26平方米,在没有桌椅、床架、冰箱、洗衣机之下,其月租仍然高达1.65万元,相当于投资回报率近4.1%。
三年在港上学租金65万元
对比之下,苏茉所租的房子位于港科大附近,面积不到45平方米,23年楼龄,房东是她所在学校的教授。三年前市场租金约1.8万元,教授以友情价(1.73万元)租给她,即便如今同地段同款房源已涨租至2.1万元,教授也未曾涨租。但三年多下来,她在香港租房已花费超65万元。
可以想像,如果按实际市场价给付租金,那苏茉的房租将是更为巨额的支出。
决定买房后,苏茉联系此前陪同看房的中介,发现2023年在启德片区看过的楼盘每平方呎已涨价两三千元。和身边也在看房的师兄师姐交流,“他们觉得香港房价应该在6月份已开始触底”。
8月25日下午,苏茉在中介陪同下看了香港科学园某楼盘的5套房型后,决定就买在这里。
该项目就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后山,在“筷子楼”林立的香港,做到了只有10层高,楼间距也宽,且其房价已较前两年大大回调。由于开发商在前两年有意减缓推货,直到今年市场好转,方开始清理积压的尾货。
丈夫和妈妈一致支持苏茉的选择。第二天上午11点,她妈妈从深圳赶到香港科学园一起再看了这个楼盘的另5套房。在选择要顶楼还是一楼时,苏茉和丈夫想要顶楼,因为比其他楼层高出一米(有4米层高),可以隔出阁楼,且送天台花园。但苏茉的妈妈以过来人的经验,坚决反对。
邻居两年前买的房总价高200万
香港新盘普遍采用抽签形式销售,中签者按顺序选房。而苏茉看中的楼盘已进入尾盘清货阶段,剩余单位不多,因此开发商改以招标形式发售。在8月26日他们决定购买之后,就填写了相应的招标书,与其他意向买家一同竞争,每人只有一次竞价机会。
两天之后的8月28日,当开发商告知中标之后,苏茉无比庆幸当时听了妈妈的决定。
苏茉看中的顶楼和一楼同样都是每平方呎1.6万元。但由于顶层那套竞价者多,最终推高到以每平方呎1.9万元成交。“如果我选了这套,肯定没出到这个价,就没有中标,只能去买别的楼盘了。”苏茉在竞争一楼单位时,标书所出的价格比另一名买家每平方呎高了20元,即为16100元,最终幸运中标。
苏茉购买的房子面积大约37平方米,加上赠送的大露台,面积已接近45平方米,总价600多万元。在她进入业主群后,同是内地城市来的一名邻居向她打听价格,苏茉才知道,这名邻居在2023年年中以抽签的形式抢到了与苏茉同样面积的房子,但总价比苏茉买的贵了约200万元。
“他刚买了不久,房价就断崖式下跌了。”苏茉说,这名邻居在知道她的价格后,一度非常郁闷。
知多D
香港“撤辣”
去年2月28日,香港官宣“撤辣”,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等。
“撤辣”指“撤掉辣招”。“辣招”是指为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而采取的强制手段。香港此前为了应对楼市过热,防止过度炒作而采取一些强力限制措施,被称为“辣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