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铜鉴湖非常安静,小草尖上满是露珠。被云层遮住的太阳迟迟不肯露脸。一群群水鸟从九曲梅轩边的荷花中飞向昙山,不时蜻蜓点水般地贴着水面飞行。
![]()
今年铜鉴湖的秋季花海别有景致,花的品种也增加了许多,旺花期特别长,给游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由于之前连日的高温,花季也延长了半个来月,如今花海依旧游人如织,游客大都是老人和秋游的学生,近600个车位的花海停车场几乎停满了汽车,大巴车都有近百辆。
![]()
今年的花海保护得非常好,保安温馨的提醒声,喇叭里重复播放劝告声,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两处高点可观看花海全貌,这在从前是没有的。今年还多了近万平方米的向日葵,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
铜鉴湖的柿子树已经栽种两年了,去年没结多少果子,今年可是硕果累累。铜鉴湖的柿子形状与蒋村火柿不一样。蒋村火柿是圆圆的,铜鉴湖柿子是圆中略带方。铜鉴湖畔柿子树不多,所以,只要成熟一个,鸟儿就抢先吃一个,而且能镂空着吃。一只鸟先来啄几口,发现味道鲜美,就去呼唤同伴。于是一群鸟飞来,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我远观着,不忍心打扰它们品尝美食。双休日,湖边游人多,柿子树又长在路边,鸟儿怕人,不敢吃柿子。两天下来,终于有三两个成熟的柿子留给我们品尝。
![]()
今年的秋天非常特别,到了十月中旬还是骄阳如火,连日高温弄得四季花卉都无法适应。站在定南公馆前的苏东坡塑像,仿佛在盯着铜鉴湖问:“怎么回事,现在是什么季节?”铜鉴湖边的桃花、樱花都有部分开放,湖里的荷花还迟迟舍不得离场,四季花卉只差梅花了。但是,到了10月20日左右,天气突然转凉,甚至是变冷。从短袖一下子穿上了薄薄的冬装。
![]()
杭州现在的桂花已经开了,似冬似秋,我也弄不懂,只知早晚的天有点冷,而不仅仅是凉意。下午4点,日头已挂在云泉山头,远远没有夏日时的热情。薄云略微遮住了太阳,太阳仍坚强地从云的狭缝中射出几缕弱弱的光芒。湖边的芦苇在凉风中摇曳,太阳无力的金光还是轻轻地洒在云泉桥边。透过芦苇叶子看着西山落日余晖,使我想起了铜鉴湖湖埠十景里的如意晚霞。
![]()
白鹭在湖面上翱翔,不时变换着自己的姿势,硬是把这宽阔的湖面当做了自己的舞台。远处的树杈上停着几只正张望着湖面的灰色夜鹭。白嘴的水雉成双成对地游荡在水面上,不时游回水草中觅食。䴙䴘鸟的头伸出水面张望着周围,又一个猛子沉到水中,水面上留下圈圈波纹,没一会儿,又从不远处钻了出来,很像一个喜欢玩水又识水性的调皮小男孩。
![]()
湖边800亩稻田已经在收割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夕阳的光芒里与云泉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收割机的隆隆声中,我看着发呆。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双抢种田割稻,那时候的农民真的很苦。看看现在一台收割机,一辆运输卡车,一天可以收割几十亩稻田,真的难于想象。装满了稻谷的卡车立即送到农业工厂烘干碾米,新米饭直接端上晚餐的餐桌,喷喷香的“铜鉴湖”牌泗乡大米饭,没有菜肴都可以吃上一碗。
![]()
收割后的稻田里多了一道风景,那就是巨型“瑞士卷”。我也是第一次在铜鉴湖边欣赏到这一美景。那草垛与我们小时候的草蓬不一样,或直放,或斜躺,懒洋洋地欣赏着忙忙碌碌的人们,穿着鲜艳、戴着墨镜和草帽的美女摆着各种造型,尽情记录着青春岁月。
![]()
双休日,三岁不到的外孙壮壮对他娘说“妈妈,我想自己的外公外婆了,我想铜鉴湖。”我听到女儿的电话很是感动,甚至有点激动,坐高铁直奔上海,把外孙接回杭州。周六傍晚,同事老靳的外孙小年糕和我家壮壮一起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秋,原以为就是走一圈,看看收割后留下的稻秆,没想到稻秆下还留下了些许稻穗,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杭州篮。放在五十年前那是一大收获,回到家就能得到父母的赞许,这一篮稻谷,可以让鸡鸭饱餐一顿呢。
![]()
翻拾稻穗时,外孙的手指被稻禾的齿割破了手指,我们开玩笑说鲁班发明锯子的原理,外孙嘲笑我说;“我说锯子,外公说钙。”泗乡方言锯子就是“钙”。回家时,我在车上问外孙;“壮壮,稻谷可以干什么用?”我的话音未落,他非常干练地回答:“稻谷碾成米,米煮成饭。”我有点疑问,他是怎么知道答案的。外孙笑着回答,以前路过稻田时我讲给他听过的,我这才恍然大悟。
![]()
铜鉴湖的金桂丹桂等与九曲红梅窨在一起,咪一口玛瑙色的茶汤,那香味直入心脾。昙山、花山、公馆山、云泉山等与云杉映波和铜鉴湖湖面构成一幅绝妙的油画,如上帝打翻了调色盘,一如张道先生《定乡小识》中“湖藏山腹,红树青林”的画面。
![]()
夜幕降临,远处的灵山村已经炊烟袅袅。风水洞已经模糊,好像范仲淹所说的“神仙一去几千年”。弯月挂在云泉山顶,深秋的凉风吹皱了湖面,轻拂在脸上,感到丝丝凉意。秋虫失了声,寂静的铜鉴湖,只听到几声健身人的脚步声,阵风来时,还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响声。白天喧闹的场景都已远去,一切归于宁静。
![]()
湖埠村的农家乐依然闹忙,骆家岭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一棵结满了白果,一棵一点也没有。村里传,乾隆微服私访至此,尝过莼菜鱼羹,见树结果多,村民称:“我们这两棵树厉害吧,白果多到吃都吃不完,一半就够我们全村吃了。”乾隆调侃:“那好,既然吃不完,那就不要浪费,明年就一棵长,一棵不长。”因皇帝金口,两棵树便成了如今的样子。
![]()
各位客官,秋光短暂,秋色宜人,欣赏铜鉴湖的美景可要抓紧时间哦。
✍️编辑:AETA | 主编:小全 |律师:郑晶晶
来源:杭州日报、杭州灵山景区、摄影:袁长渭、曹娇娜、楼航
往期热文精选
合作、爆料:dadadadapp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