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发布,谢绝转载
近日,亚洲防务安全网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让俄罗斯国防工业巨头罗斯泰克的内部文件曝光于世,其中一份标注“客户704”的保密文件显示,越南可能已与俄罗斯达成一项秘密军购协议,计划以高达80亿美元的价格采购多达40架苏-35战斗机。
![]()
【亚洲防务安全网报道原文】
这一消息若属实,将成为东南亚地区后制裁时代,最大规模的对俄军购交易。
从战略需求角度分析,目前的越南空军确实面临着迫切的更新换代压力。当前越南空军的主力仍为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引进的苏-27和苏-30MK2V重型战斗机,目前可用的总数在42架左右。
这两款战斗机从性能上来说,都已老旧,即便是两者中较为先进的苏-30MK2V,其雷达和航电配置也已明显落后于时代。
![]()
【越南空军装备的苏-30MK2V】
该机装备的N001VE雷达仍停留在机械扫描雷达时代,使用落后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对F-16和歼-10C这样的单发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仅能勉强超过100公里,同时跟踪目标数量不超过6个,仅能引导导弹攻击其中的2个。
而且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这类老雷达极易被干扰,这在电子战机逐渐普及的今天,显然已经无法形成有效作战能力了。
面对周边国家不断升级的空中力量,特别是中国在南部地区部署的歼-16和歼-10C等先进战机,越南空军的现有装备已难以有效抗衡,所以他们确实也到了寻求新战机的节点了。
而从性能上来说,苏-35相比越军现在手里的苏30MK2V,确实是一个飞跃,其配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对双发重型战机,在凝视模式下号称能有400公里的探测距离,并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
![]()
图:越军的苏30MK2V
当然,这种凝视模式是牺牲了搜索范围的,必须有精确的引导才能发挥作用,常用的搜索模式下,其对双发重型战机的探测距离实际在200公里左右,稍弱于歼16和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而配合200公里射程的R37M远程空空导弹,苏35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可以说是大幅超越了苏30MK2V,同时它的AL-41F1S矢量发动机还使得该机拥有了卓越的超机动性,近距格斗能力非常强,可以说苏-35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地区空中力量格局。
![]()
图:苏35
至于为什么越南空军选择苏-35而非其他机型,一方面是在机型选择上,越南的选项实际上相当有限。
尽管国际市场上有美国F-16V、法国"阵风"等西方战机可供选择,但河内对西方国家始终存有戒心。
另一方面,俄罗斯第五代战机苏-57虽已推出出口型号,但其高昂的单价令预算有限的越南难以承受,且其实际性能与产能至今未能满足俄罗斯空天军的要求,轮到交付越南时,可能已经猴年马月了。
因此,苏-35成为越南唯一现实的选择,它既延续了越南熟悉的俄制战机体系,大幅降低了飞行员培训与后勤维护成本,又提供了部分接近五代机的平台性能,堪称最合适的换装方案。
![]()
图:俄军苏35战机
然而,即便越南成功引进苏-35,对中国的威胁也相当有限。首先,苏-35与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存在相当大的性能差距。
即便不看歼20和歼35这类隐身五代机,就是歼16和歼10C这类四代半战机,在面对苏35S时,依然有显著的空战优势。
这两款战机都搭载有领先苏35两代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探测距离、同时跟踪目标数量、抗干扰能力上都强于苏35的雪豹E。
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们具备通过数据链协同不同平台作战的能力,除了与五代机协同外,还可以与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等协同配合。而越军既没有数据链体系,也没有预警机和支援机体系,实际已经跟不上现代空战发展了。
![]()
【歼-16多用途四代半战斗机】
其次,苏-35的交付和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仍存在多重变数。俄罗斯航空工业虽宣称苏-35产量已翻倍,但目前主要优先供应本国空天军,同时伊朗的优先级也在越南前面,所以越军能拿到苏35的时间,可能要到2028年后了。那个时候,中国六代机可能都小批量服役了。
总而言之,越南如果真的采购苏-35,那也不足为奇,同时也不足为虑。这只是他们装备更新节点的无奈选择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