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年一度最让癌症患者翘首以盼的医保谈判,近期也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一针清零癌细胞,价值百万的CAR-T疗法终于迈出了可及性的关键一步。
![]()
图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2025年11月2日下午,合源生物首席执行官在完成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中的商保目录谈判后,带着笑容向媒体确认:“谈成了!”
这简单的三个字,对于在过去四年间屡次冲击国家医保目录未果的CAR-T疗法而言,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起点。与往年直接冲刺基本医保不同,今年5款CAR-T药物集体转向,瞄准了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
![]()
5款CAR-T出现在商保初审名单
作为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最耀眼的明星之一,CAR-T疗法以其“一针治愈”的潜力,为无数血液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革命性突破:什么是CAR-T疗法?
CAR-T,全称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其核心原理是将患者自身的免疫T细胞提取到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为其装上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导航系统”(即CAR)。
在实验室中大量扩增后,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再被回输到患者体内,实现对肿瘤的精准“猎杀”。
CAR-T疗法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有根本区别。它不是药丸或注射液,而是一种活的药物,一旦在患者体内存活并扩增,就能够长期监视并清除癌细胞,实现长期缓解甚至治愈。
这种疗法已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了惊人成效,尤其是在难治性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中。
“CAR-T最大魅力就是往往只需要打一针,”科济药业创始人指出,这种一次性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生活质量改善是革命性的。
持久缓解且伴长期生存获益,纳基奥仑赛剑指白血病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CAR-T产品获批上市,并在临床试验中展现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源瑞达®)作为国内首款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CAR-T产品,也是第四款上市的CAR-T疗法。在关键临床研究中取得了82.1%的缓解率,为传统治疗下中位生存期仅2~6个月的绝境患者带来了突破性生存希望。
其临床研究数据早在2022年12月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进行过口头报告。截止到2022年9月27日,39例成人r/r B-ALL患者接受了纳基仑赛注射液回输,细胞产品制备成功率100%,其结果显示:
- 3个月内的总体缓解率(ORR)高:在39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达到不同程度的缓解,3个月内的ORR为82.1%!
- 3个月时的总体缓解率(ORR)高:在39例患者中,经IRC评估有25例患者达到不同程度缓解,3个月时的ORR为64.1%。
- CR(完全缓解)率高:32例3个月内获得ORR的患者中,26例为CR,CR率达66.7%(26/39)。25例3个月时获得ORR的患者中,20例为CR,CR率达51.3%(20/39)。
- MRD阴性率高:3个月时和3个月内达CR或CRi患者中MRD阴性率分别为92.0%和100%。
![]()
有效性数据总结
上述结果表明,接受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后,达到缓解的患者,显示出持久的缓解、长期的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在3个月时仍处于缓解的患者中,预计有80%患者在1年时仍持续缓解;且患者无论后续是否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表现出持续缓解和长期生存获益。
此外,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CAR-T疗法也展现出巨大潜力。2022年9月《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开创性研究,5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接受了CAR-T治疗后,全部达到并维持了平均8个月的缓解期,不再需要其他治疗来控制病情。
两年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更大规模研究——包括15名患者——证实了这些发现,并指出了更广泛的益处。CAR-T治疗不仅在SLE患者中引发缓解,还在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或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缓解率。
目前CAR-T临床研究主要涉及的癌种包括: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食管鳞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间皮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及实体瘤!
除了上述提到的血液肿瘤外,实体瘤癌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CAR-T项目进行治疗。
具体流程可将病理报告、治疗经历及出院小结等提交至无癌家园医学部400-626-9916进行初步评估!
CAR-T疗法是血液肿瘤治疗界的“抗癌利器”
自从2021年阿基仑赛注射液、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2022年西达基奥仑赛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23年靶向BCMA CAR-T疗法-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及靶向CD19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2024年靶向BCMA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西达基奥仑赛、2025年靶向CD19的雷尼基奥仑赛在中国纷纷获批上市,这表示CAR-T疗法已然进入井喷期。
![]()
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CAR-T疗法主要是针对标准治疗失败(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PD-1治疗等)的复发难治性患者,因此国际上的临床研究进展无疑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也让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患者多了一个治疗选择。
实体瘤CAR-T全面爆发,横扫多样癌种
2025年ASCO大会的聚光灯下,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疗法CT041提交上市申请——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宣告实体瘤治疗迎来历史性破冰。曾困于血液肿瘤领域的CAR-T疗法,如今以震撼数据撕碎生存预期:原启生物GPC3 CAR-T让最高剂量组肝癌患者实现100%客观缓解,斯丹赛生物肠癌CAR-T疗法明显优于FDA批准的标准疗法的三线药物。这场跨越十年的技术长征,终在Claudin18.2、GPC3、CEA等靶点突破中迎来曙光。
除了上述小编提到的热门靶点外,还有很多治疗靶点,特整理如图所示。
![]()
CAR-T安全性挑战与进展
CAR-T疗法并非没有风险。随着全球范围内众多临床实验的开展,CAR-T疗法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常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是CAR-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头号风险。当CAR-T细胞在体内大量扩增并激活时,会释放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引起高烧、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神经毒性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可能导致脑水肿、意识混乱、失语、反应迟钝等症状。
此外,脱靶效应也是一个潜在威胁,即CAR-T细胞不仅攻击肿瘤细胞,还可能误伤表达相同抗原的正常细胞。
为解决这些安全性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改进CAR-T技术。例如,Kyverna公司开发的KYV-101是一种专门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CAR-T产品,其独特设计旨在避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并提高耐受性。
CAR-T从体外到体内技术革新
目前,大多数CAR-T疗法采用“体外制备”模式(Ex vivo CAR-T),即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和扩增,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这种个性化治疗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
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全新的方法——体内生成CAR-T(In vivo CAR-T)——跳过复杂的体外操作,直接将基因编辑工具递送至患者体内,把人体变成一个天然的“生物工厂”。
这种方案的优势显而易见:患者无需等待数周的制备时间,成本也大幅下降。
如何将携带基因编辑元件递送到体内?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以慢病毒为代表的病毒载体技术,二是以脂质纳米颗粒(LNP)为代表的非病毒递送技术。
商保目录破局支付困境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谈判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在北京举行,为期五天,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8次医保谈判中历时最久的一次。
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此次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政策框架,成为扩大创新药保障范围,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体系的关键举措。
合源生物之所以能在这场关键谈判中拔得头筹,除了源瑞达®(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在关键临床研究中取得了82.1%的缓解率以外,还源于其制定的策略。将其定价为99.9万元/支,成为目前国内已上市CAR-T药物中价格最低的产品,这为其进入支付门槛相对灵活的商保目录创造了决定性优势。
中国CAR-T细胞临床试验进入井喷期,或弯道超车!
根据国家药审中心及企业公告梳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记者发现,目前国内在研的CAR-T产品超过25款,其中包括传奇生物、科济生物、药明巨诺、森朗生物、驯鹿医疗、西比曼生物、信达生物等。这些公司在布局新一代CAR-T以及异体CAR-T技术,初步数据优异,有望获得全球市场。
2021年我国迎来了细胞免疫治疗的元年,作为先锋的CAR-T疗法,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CAR-T疗法主要在于改造T细胞来使其识别肿瘤细胞的特殊靶点,理论上,可以有无数种针对不同靶点的CAR-T疗法,这意味着蕴含着无限可能。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降低细胞疗法毒副作用,降低价格,突破实体瘤的瓶颈,让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获益!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