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诊那天,我老伴哭得撕心裂肺,整整哭了三天。”72岁的李昆岭老人坐在自家小院里,平静地回忆着12年前的那个冬天。
![]()
这位来自河南平顶山的老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清瘦些,但眼神里透着的精气神,让人完全想不到他曾经是个连水都咽不下去的癌症患者。
【拖延4年的吞咽困难】
其实早在2009年,李先生就感觉吃饭时吞咽不顺。“那会儿总觉得是喉咙老毛病,忍忍就过去了。”这一忍,就是四年。
直到2013年12月,情况急转直下。“突然连口水都咽不下去了,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在家人催促下,他到当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食管-胃癌。
【手术后的艰难时光】
2013年12月19日,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切除了李先生部分食管和胃。术后病理显示:溃疡型中-高分化鳞癌。
![]()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按照常规治疗流程,医生建议化疗。没想到,这个建议让李先生吃尽了苦头。
“只化疗了一个星期,整个人就跟丢了半条命似的。”恶心、呕吐不止,连说句话都含糊不清。“别人要趴在我嘴边,才能听清我在说什么。”
家人见他这样,实在不忍心,便接他回家休养。可回家后情况更糟——整整十多天,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连坐起来都要人搀扶。稀饭喝下去就吐,还不停地吐黏液。
“那时候觉得,自己和死人就差一口气了。”李先生说,那个春节,全家人都没过好。
【转机出现在大年初六】
看着丈夫一天天衰弱,老伴揣着所有检查报告,独自赶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接待她的是袁希福院长——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第八代传承人。
![]()
了解情况后,袁院长说了一句让老伴至今难忘的话:“我先开3天药,有效再来,没效果就别白花钱了。”
就是这3天的药,带来了转机。
“喝完第三天,我突然能自己慢慢起身去厕所了,还能喝下一碗鸡蛋汤。”李先生说起这个变化,依然充满感慨。
【重返生活的旅程】
2014年3月26日,服药一个多月后,李先生独自一人前往郑州复诊。此时的他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感觉比之前强了一百倍!都能吃馒头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到2014年6月,他的身体基本恢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同事们都不敢相信,说我之前病成那样,现在居然能回来上班。”
虽然手术带来的后遗症偶尔还会困扰他——比如烧心、反酸,但这些小问题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从2015年开始,按照袁希福院长的建议,他每年春秋两季巩固用药,花费不多,身体一直保持稳定。
![]()
【卖花老汉的新生】
如今在李先生家附近的花市,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三轮车忙碌的身影。各色鲜花在车上摇曳生姿,吸引着过往路人。
“别人都看不出我是个病人。”他一边整理着车上的鲜花,一边笑着说。这些花是他专门从黄河边批发来的,每天摆摊既活动了身体,又能赚些生活费。
从卧床不起到卖花营生,12年抗癌路,李昆岭老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面对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