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天,三件事接连发生,透露出不寻常的信号。
第一件事,11月2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抵达中国。
这位俄罗斯贵客要在中国待两天,行程安排得很满,期间要在杭州举行中俄总理第三十次定期会晤,在北京和中方会晤。克宫对这一互动“高度重视”。
也就是米舒斯京抵达中国的当天,中俄在宁波主持召开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
俄代表切尔内申科直言,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
第二件事,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对外喊话。
谈到乌克兰问题时,他说自己“仍然抱有耐心”,他还说,“有时候得让他们打一架,把情绪发泄出来”。
至于欧洲有关扣押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建议,特朗普则直接表示“不会参与这些讨论。”
这番表态,已经足以说明他对普京的态度又有所缓和。
第三件事,就在米舒斯京访华前夕,欧盟公布数据,今年1月至9月,欧盟已经给乌克兰送去了140亿欧元的俄罗斯资产。
这三件事,看似各不相干,实则环环相扣。
![]()
首先说一下欧盟转移俄罗斯资产收益,这个举动很不寻常。
这说白了就是抢钱。
俄罗斯方面多次谴责这是“公开抢劫”。
但谴责归谴责,钱已经被转走了,怎么办?
俄罗斯的选择很明确:找中国。
米舒斯京这次来中国,不是来谈感情的,是来找出路的。
西方抢走俄罗斯的钱,俄罗斯就要在东方找到新的财路。
看看这次会谈的议程就知道,能源合作、工业合作、农业合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意。俄罗斯需要市场,中国有市场;俄罗斯需要资金流动渠道,中国能提供。
![]()
虽然今年以来的中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点,但俄罗斯依旧对中国保持着上百亿美元的顺差,较之前有所增加。
在西方全面封锁的情况下,这个顺差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再看看米舒斯京这次访华,安排了两场重要会晤。
先在杭州举行总理会晤,再到北京会见中方。这种安排看似平常,实则意味深长。
这表明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章法的,这种机制化的合作,比一时兴起达成的协议要可靠得多。
别的不说,就说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那都是其他国家无法取代的。
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油供应国,另外还有天然气管道这些长期项目。
![]()
这种合作方式,实际上是在告诉外界,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布局。
就在中俄会谈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特朗普的表态很值得细品。
不管是他说自己对俄乌问题还有耐心,还是拒绝参与讨论扣押俄罗斯资产,这些话都和他前不久对俄罗斯的强硬姿态形成了反差。
为什么突然变脸呢?
看看时间点就明白了。当中俄聚在一起商讨如何深化合作的时候,美国坐不住了。
特朗普的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西方阵营的内部分歧。
欧盟忙着转移俄罗斯资产,美国却说“不参与”。这种不一致,恰恰给了俄罗斯运作的空间。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这种表态不是第一次。
![]()
前不久,他就单方面宣布取消与普京的会晤,后来又改口说只是延期。这种反复无常,反而衬托出中俄关系的稳定性。
这次中俄高层在杭州会谈,谈论的不仅是眼前的合作,更是未来的布局。
明年就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5周年,这个时间点很重要。
25年的合作,让中俄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国际关系中,可靠的伙伴比善变的朋友更可贵。
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市场和支持来应对西方压力,中国也需要俄罗斯的能源和在国际事务中的配合。这种相互需要,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
就像咱们之前说的那样,中俄关系有着“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
![]()
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中俄合作不是外界压力所能动摇的。
特朗普可以今天说耐心没有见底,明天又改变主意。但中俄之间的合作,却是实打实地在推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