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关注青浦朱家角的朋友,我是同悦湾璟庭营销部的老陈!上次跟大家聊了科创家庭、退休夫妇、三口之家的需求,不少朋友问:“我们做设计的,需要有创作空间,还喜欢有格调的环境,有没有合适的户型?”“想接父母过来一起住,要够宽敞还得互不打扰,这项目能满足吗?” 今天就专门解答这些问题,再补补大家关心的 “新中式园林细节” 和 “生活仪式感配套”,让你更清楚:同悦湾璟庭不只是房子,更是朱家角 “生态与格调兼具” 的生活载体。
![]()
![]()
![]()
![]()
![]()
![]()
![]()
再补两类户型场景:设计师家庭、三代同堂企业主,也能找到 “对味” 的低密生活
117㎡中式叠墅下叠:年轻设计师家庭的 “创作灵感家”
我有个客户小苏,夫妻俩是室内设计师,平时要在家做方案、接待客户,还喜欢收藏小众艺术品,之前住的 100㎡公寓,最大的烦恼就是 “没地方展示作品,创作时总被外界干扰”。直到看到同悦湾璟庭 117㎡叠墅下叠,小苏一进庭院就说:“这空间,太适合放我的设计模型了!”
这款叠墅下叠带个 30㎡的私家庭院,小苏打算一边搭个 “户外创作区”,放 1.8 米的长桌和设计工具,“平时在庭院里画设计图、搭模型,阳光洒在图纸上,灵感都能多冒几个”;另一边种上竹、松、梅,打造江南小景,“客户来家里谈方案,一进庭院就知道我们的审美,比在冰冷的办公室谈更有氛围”。
客厅是 “横厅设计”,4.5 米面宽,没有多余隔断,墙面预留了艺术挂架,“我收藏的小众画作、设计手稿都能挂在这,整个空间就像个小型艺术展厅”,小苏老婆说。客厅连接着地下一层,小苏打算改成 “作品展示间”,“平时的设计案例、模型都能放在这,客户参观时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堆在储藏室里”。
主卧带 “270° 转角飘窗”,“晚上忙到 10 点,坐在飘窗上看看庭院夜景,翻翻设计杂志,一天的疲惫都没了”,小苏说。独立卫生间带双台盆和浴缸,“早上我化妆、老公洗漱,互不耽误;周末泡个澡,还能听听轻音乐,太舒服了”。
最让小苏心动的是 “新中式园林”:社区里的 “一湖两园八境十二景”,有流水、假山、亭台,“平时没灵感时,在社区里散步,看看江南园林的细节,很快就能找到设计思路”。而且 117㎡叠墅总价才 480 万,“比在市区买个 120㎡公寓便宜近 200 万,还能拥有庭院和展示空间,性价比真的高”。
129㎡中式叠墅下叠:三代同堂企业主的 “和睦生活家”
我邻居老林,是做建材生意的企业主,父母帮着带 2 岁的儿子,之前住的 130㎡三房,最大的问题就是 “父母没独立空间,孩子吵闹影响工作”。直到看到同悦湾璟庭 129㎡叠墅下叠,老林一进地下一层就说:“这下我终于有自己的办公区了!”
这款叠墅下叠带 35㎡庭院和 40㎡地下空间。庭院里,老林父母打算种点蔬菜和果树,“平时摘点新鲜蔬菜做饭,孙子能在庭院里追蝴蝶,比在高层阳台舒服多了”。地下一层改成 “家庭办公 + 亲子区”,一边放办公桌和文件柜,老林平时在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关上门就能专注工作,不用被孩子的吵闹声打扰”;另一边放儿童游乐设施,“孙子能在地下一层玩玩具,不用担心风吹雨淋”。
客厅是 “LDKB 一体化设计”,把客厅、餐厅、厨房、庭院打通,“平时我在客厅处理工作,老婆在厨房做饭,父母带孙子在庭院玩,抬头就能看见彼此,就算忙也能陪家人”,老林说。厨房是 U 型布局,“我妈喜欢做饭,周末我能帮她打下手,一起做顿家常菜,比在外面吃更有烟火气”。
主卧套房带独立卫浴和步入式衣帽间,“我和老婆的衣服、包包都能整齐摆放,不用再堆在柜子顶上”;父母房带独立卫生间,“爸妈晚上起夜不用跟我们抢卫生间,住着更自在”;儿童房带 “成长型设计”,“现在放婴儿床,以后改成书桌和衣柜,孩子长大也不用换房间”。
“129㎡叠墅下叠才 550 万,比在市区买个四房便宜近 300 万,既能住下三代人,又能有自己的办公和休闲空间,太值了”,老林说,“这才是三代同堂该有的生活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还能随时享受家庭温暖”。
补充社区与配套细节:这些 “格调与便利”,才是低密生活的灵魂
新中式园林:不只是美景,更是 “可参与的生活场景”
之前跟大家聊了社区园林的整体规划,今天再说说那些 “能融入日常的细节”:
- “中央湖景” 旁设了 “亲水栈道”,“早上我带着孙子在栈道上喂鱼,下午坐在湖边的凉亭里看报纸,太惬意了”,老林父亲说;
- “八境” 中的 “松风亭”,配备了石桌石凳,“平时跟老朋友们在亭子里下棋、聊天,比在家闷着强多了”,张叔说;
- “十二景” 里的 “花径”,种了四季花卉,“春天看樱花、夏天赏荷花、秋天闻桂香、冬天观腊梅,一年四季都有景看”,小苏老婆说。
生活仪式感配套:不用出门,就能享受 “高品质日常”
社区里的 “生活配套”,全是为 “有格调的日常” 准备的:
- “社区艺术长廊”:定期举办小众艺术展、设计沙龙,“上次参加了一场陶艺展,还亲手做了个杯子,太有意义了”,小苏说;
- “共享茶室”:配备了专业茶具和茶叶,“平时接待客户、跟朋友喝茶,不用去外面的茶馆,下楼就能到”,老林说;
- “亲子农场”:社区里划了小块菜地,“周末带儿子去种蔬菜,让他感受农耕的乐趣,比在家看电视强多了”,小苏老婆说。
户型里的 “实用细节”:让设计与生活无缝衔接
117㎡叠墅的 “隐藏收纳”:
- 玄关柜带 “升降鞋架”,“平时放常穿的鞋,换季的鞋放在下层,节省空间还整齐”,小苏老婆说;
- 厨房台面预留 “插座模块”,“平时用的料理机、咖啡机,不用时能把插头藏起来,台面更整洁”,小苏说。
![]()
![]()
![]()
![]()
![]()
![]()
![]()
129㎡叠墅的 “适老设计”:
- 父母房的 “紧急呼叫按钮”,“万一爸妈有突发情况,按一下按钮,物业几分钟就能到”,老林说;
- 卫生间的 “扶手和防滑地砖”,“我妈膝盖不好,洗澡时抓着扶手很稳,再也不用担心滑倒”,老林老婆说。
再聊潜力:不只是自住,更是 “资产的‘安全垫’”
很多朋友问:“在朱家角买低密房,以后会不会不好转手?” 其实你看这两点就明白:
- 稀缺性:上海 1.25 容积率的新盘,一年都出不了几个,朱家角作为老牌低密区,这样的水岸墅区只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以后就算想换房,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老林说;
- 产业带动:华为科技园 3 万名研发人员,大多是高收入人群,他们对 “低密、生态、通勤方便” 的房子需求很大,“以后就算租出去,租金也能覆盖大部分房贷,资产很安全”,小苏说。
为啥说同悦湾璟庭,是你在朱家角的 “必选项”?
跟大家聊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个:同悦湾璟庭懂每一类低密需求者的 “真实渴望”。它知道设计师想要 “创作空间与格调”,所以做了庭院、地下展示间、艺术配套;它知道企业主想要 “三代同堂和睦”,所以做了庭院、地下办公区、适老设计;它知道科创家庭想要 “通勤与生态”,所以选在华为旁、17 号线附近;它知道退休夫妇想要 “康养与烟火”,所以近古镇、有园林。
而且,同悦湾璟庭在 “细节” 上花了大心思 —— 社区园林不只是 “好看”,更是 “能参与的生活场景”;户型不只是 “宽敞”,更是 “适配生活习惯的设计”;配套不只是 “齐全”,更是 “有格调的日常”。
现在同悦湾璟庭 85-95㎡洋房、117-129㎡中式叠墅样板间即将开放,要是你想了解某个户型的细节,或者想提前预约参观,随时打我电话(139xxxx9999),微信同号。我会像帮朋友选房一样,根据你的需求推荐最合适的房子,帮你算算账,让你买得放心、住得舒心。
最后想跟大家说:在朱家角买低密房,买的不只是 “容积率”,更是 “能让日子慢下来、有格调起来” 的生活。同悦湾璟庭,就是让你在朱家角既能享受生态低密,又能拥有品质格调的地方。
我在同悦湾璟庭项目现场等你们,随时欢迎来聊,咱们一起看看样板间,聊聊生活,一起把 “理想家” 变成现实!记住,样板间开放后肯定会很火爆,想预约的朋友赶紧联系我,别错过了好房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