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新来的电机员是缅甸仰光的,平时干活特别认真,因为是回流人员,公司给开了4200美金的月薪,家里买了栋别墅,生活悠哉悠哉…
![]()
这工资在国内电机员里不算高,但在缅甸,那可是顶破天的收入。他老婆在银行上班,一个月才200美金,算下来这电机员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上他媳妇21个月的收入。
4200美金,换成人民币差不多3万出头,在国内一线城市也就够个普通家庭开支,可在缅甸,这钱能让他买别墅,还养着四个孩子。同事说缅甸的消费水平,大概相当于咱们国家七八十年代,一碗面可能就几块钱,房租也便宜,所以这工资在当地妥妥的有钱人。
后来聊天的时候,有人算过一笔账:要是按缅甸的生活水平倒推,中国电机员想过上同等的“富裕生活”,工资得提到20000美金,差不多是现在的四倍。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不是觉得目标太高,是突然发现,“工资高低”这事儿,从来都不是数字能直接比的。
先说说这缅甸电机员的真实情况。他不是随便找个中介就上了船,家里本身就是仰光的中产,能供他学电气工程,还能拿到出海的资格证。在缅甸,能出来跑船的,本来就是少数人,要么是家里有资源,要么是自己肯拼命学,毕竟跑船虽然赚得多,但一年大半时间见不着家人,不是谁都能扛住的。
他拿到4200美金,在缅甸能买别墅,仰光郊区的别墅,折算成人民币可能也就百八十万,跟国内小县城的房价差不多,但他的工资是国内同岗位的一半多,生活压力自然小很多。反观国内电机员,就算一个月拿2万多人民币,在一二线城市想买房,首付都得攒好几年,更别说养四个孩子了。
有人说,那咱们也该把工资提到20000美金,这样才能跟人家一样“富裕”。可真要这么比,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咱们的消费水平摆在这儿,猪肉价、房价、孩子上学的费用,跟缅甸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要是真给国内电机员开20000美金,先不说船公司能不能承受,其他行业的工资体系也会被打乱——到时候可能猪肉价也跟着涨,最后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更关键的是,跑船这行的工资,从来都不是按“国内生活水平”算的,而是看全球市场行情。缅甸电机员4200美金,印度的可能3800美金,菲律宾的4000美金,中国的5000-6000美金,这是船公司根据不同国家的人力成本、船员技能水平定的价。
我认识一个跑船十年的中国电机员,现在一个月拿6500美金,在青岛买了房,孩子上的是私立学校。他说刚开始也羡慕过东南亚船员的“高性价比”工资,但后来想通了:每个国家的生活成本不一样,与其跟别人比工资,不如看自己的日子有没有越来越好。他刚上船的时候一个月才3000美金,现在翻了一倍多,房贷快还完了,孩子明年还能去国外夏令营,这就够了。
其实不止跑船行业,任何职业的工资都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看。你不能拿美国的工资标准要求中国企业,也不能拿缅甸的生活成本衡量中国的收入。真正该关注的,不是“能不能涨到20000美金”,而是工资增长能不能跟上国内的消费水平,能不能让船员们在辛苦工作后,能踏实养家,能有盼头。
现在国内船员普遍反映,虽然工资比几年前高了,但物价涨得也快,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医疗教育开支压力大。
船员这行很辛苦,常年在海上漂泊,风险也高。不管是缅甸电机员还是中国电机员,拿的都是“辛苦钱”。4200美金在缅甸能买别墅,是因为他能忍受一年半载见不到家人;中国电机员就算拿6000美金,背后也是对家庭的亏欠。
工资没有绝对的高低,关键是能不能匹配你的付出,能不能支撑你想要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