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当陈田最后一批商户关上店门时,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毕竟拆迁补偿谈妥了,新的店面也找好了。大家觉得陈田这块金字招牌还在,客户还在,手艺还在,换个地儿继续干呗。
可他们哪知道,真正要他们命的,根本不是拆迁。
1
搬到花都汽配城的头两年,老张的生意确实还能维持。
店面从20平米扩到了50平米,不用再挤在城中村的破楼里,宽敞的仓库能放更多货。
![]()
周末还是有不少车主开车过来找配件,那些改装发烧友也会专程跑一趟,只是客流量比以前少了些。
以前在陈田村,一条街上全是汽配店,客户逛着逛着就进来了。
现在分散到好几个地方,客户得专门导航才能找到。
老张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的日系车配件店,营业额比陈田时期下降了30%。
![]()
但他觉得这是正常的,新地方嘛,需要时间聚人气。
2020年初那场疫情,让所有人的生意都停摆了几个月。
好不容易熬过去,2021年下半年又遇上芯片荒,新车产量下降,二手车交易也不活跃。
大家都觉得这是暂时的困难。
却没注意到,一个更可怕的敌人,已经悄悄长大了。
2023到2025,绞杀开始了。
![]()
2023年春天,老三发现店里的客户结构变了。以前来买奥迪配件的,基本都是开了五六年的老车,该换的零件多。
可现在来的客户,车龄越来越老,都是十年以上的老爷车。
年轻人呢?年轻人都去买新能源车了。
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了35%。每卖出10辆新车,就有3到4辆是电车。
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涨到了48%。
2025年3月,新能源渗透率历史性地突破了51%。
![]()
买燃油车的人,成了少数派。老张的日系车配件店,遭遇了最致命的打击。
2025年4月,本田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0.8%,日产下滑24.6%。
那些曾经满街跑的雅阁、凯美瑞,正在被比亚迪、特斯拉疯狂替代。
![]()
2
10年之前的陈田,号称“男人真正的天堂”。
从一个城中村发展成全中国最大的拆车件市场,陈田也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对汽车零配件需求增多,但又禁止国外二手车和报废车的进口。
![]()
于是大批国外的报废车运到香港,分解后再通过各种渠道运到广州一带,拆车件生意一开始主要集中在三元里。后期由于城市改造的原因,才逐步搬迁到陈田村。
从香港锦田到广州陈田,再从陈田到全国,早期国内的汽车配件供应紧缺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陈田拆车件的来源和渠道进一步扩宽。
那些因为各种意外被拆解的汽车零部件会从各种渠道流落到陈田,又被拆解安到更多还能抢救的车身上,重新焕发第二春。
![]()
不管是热门车还是冷门车、国内有的还是没有的,在陈田都能找得到。
豪车的配件要从国外发货,等待时间往往常需要几个月,但在陈田只要稍微转一转,大到发动机,小到内饰条应有尽有。
![]()
不过陈田最厉害的并不是这些大小零部件,而是一个个穿人字拖的老板,统称“陈田科学家”。
第一类是找件科学家,没有他找不到的汽车配件,一辆撞废的跑车在外人看来就是废铁,在他们眼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拆散卖钱了。
![]()
第二类是拼车科学家,擅长乾坤大挪移,只要他愿意,比亚迪也能拼成宾利。
![]()
第三种是拆卸科学家,人字拖短裤是标配,这世界上就没有他们不敢拆装的车。
![]()
“就算你的车撞到只剩驾驶证,陈田也能给你装回同一辆车。”
这就是陈田的硬实力。
3
再快的马,也跑不过汽车,再硬的拳头,也敌不过子弹。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陈田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己落伍了,新能源车的配件,根本不是能碰的。
![]()
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厂家技术封锁,不对外开放。拆了也没用,模块化的电池包,不是发动机那种能拆零卖的东西。
更要命的是,修新能源车需要重头学习,十几年练出来能徒手拆发动机,能调校变速箱。可这些绝活,在新能源车面前一文不值。
2025年,全国有39.7万家传统燃油车维修企业。可新能源维修企业只有2万家。
![]()
这不是因为新能源车少,而是因为厂家把维修渠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你没授权,拿不到配件,也拿不到维修资料。
陈田那套靠拆车件、靠经验修车的玩法,在新能源时代彻底失效了。
站在2025年往后看,未来五年的画面已经清晰可见。
![]()
按照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0%。也就是说,燃油车只剩30%的市场份额。
2025年,新能源维修人才缺口已经达到80万人。听起来是个机会对吧?
可这80万缺口,留给传统汽修师傅的位置并不多。
![]()
因为新能源维修需要的是懂电气、懂软件、懂智能化的新型人才。那些在职业学校学新能源专业的年轻人,比老师傅们更有优势。
技术性失业,就是这么残酷,陈田只是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2019年陈田拆迁的时候,全国其他汽配城的商户还在看热闹。
他们觉得那是广州的事,跟自己没关系。可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
2020年,河南最大的天荣汽配城开始拆迁。
郑州北郊汽配城、杭州汽配城、济宁金宇汽配城,一个接一个传出拆迁消息。
表面上看,这是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需要。
可深层原因,是这些低端产业在新能源时代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
政府不会明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燃油车时代的汽配产业链,正在经历系统性崩塌。
全国39.7万家传统汽修企业,到2030年可能要倒闭一半以上。
那些靠拆车件生存的市场,会像陈田一样消失。
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4
2019年7月,陈田村最后一天营业。
很多汽车博主赶去拍告别视频,车友们在网上刷"爷青结"。大家以为这是一场悲壮的告别。
可六年后的今天才明白,那根本不是告别,是处决。
处决的不只是陈田村这1100家店,是整个传统汽配产业链。
![]()
老三今年48岁了,当年意气风发来广州闯荡,现在却不知道下半辈子该怎么办。
他的奥迪大众配件店,营业额比2019年下降了60%。
仓库里还积压着上百万的库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清完。
![]()
老张更惨,他把老家福建的七八个亲戚都带到陈田做日系车生意。
现在这些亲戚都在埋怨他,说跟着他来广州是上了贼船。
家族生意做了20年,眼看着就要散伙。
那些年轻的师傅,有的已经转行送外卖了。
它不会跟你商量,不会给你缓冲期,不会照顾你的情绪,这就是时代的残酷。
2030年,当燃油车只剩30%市场份额的时候,陈田模式会彻底成为历史。
![]()
那些曾经能"吸一口法拉利轮胎味就能组车"的传奇,只会存在于老一代车迷的回忆里。
新能源时代的汽车后市场,是另一套完全不同的玩法。
它属于那些拿着电工证、懂电池管理系统、会用专业检测设备的新型技师。
它属于那些拿到厂家授权、投得起几百万设备、玩得转智能化的连锁维修企业。
至于陈田佬们?
对不起,时代的列车已经开走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