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
女人到了40岁才明白,只有自己做自己的靠山,好好爱自己,四十岁才为自己而活。
走到40+的年纪,才懂“四十不惑”的意思,不是人到四十就什么都想明白了,不惑是不再追究和执念,不再追究和执念所有问题都要明确清晰的答案。
所谓放下与释然,珍惜是送给中年人最好的礼物,以平静的心去热爱不确定的生活,才是我们中年人该有的样子吧。
人到中年有太多的无奈,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半辈子过去了,满身是伤还要面带微笑的生活。
四十岁的眼睛,看透了繁华背后的孤独与真实。人生四十,放下执念,拥抱当下,才是真智慧。
生活的幸福感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满足、简单、糊涂和开心。
心若像嘴一样硬,哪会活的这般累,人会因为嘴硬失去很多东西,也会因为心软遭受太多委屈。
人这辈子有两次命,第一次是活给外人看的;第二次才是活给自己的;而第二次生命,往往从40岁才真正开始。
我们大多在四十岁之前,总免不了活在他人的眼光里,像是戏台上的角儿,锣鼓一响,便得按着剧本唱念做打。
年少时,我们背着行囊匆匆赶路,生怕落后于人。别人说什么是成功,我们就往哪里奔;别人说什么是体面,我们就怎样装扮。
房子要大的,车子要贵的,职位要高的,孩子的学校要有名的——这一切,说到底,都是在活给外人看。像是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走路,疼不疼只有自己知道,可面上还得挂着得体的微笑。
这第一次生命,热闹是热闹,风光也风光,只是心里总缺了点什么。
像是站在人群里说笑,忽然间四下寂静,只剩下自己空洞的心跳声。夜深人静时,常会有一个念头悄悄冒出来: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待到四十岁上下,人生的景致便不同了。像是走过了长长的隧道,忽然见到光亮。
开始明白,外界的掌声再热烈,也暖不热自己冰凉的手;别人的羡慕再真诚,也填不满内心深处的空洞。
《中庸》里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原来不是说给旁人听的,而是说给自己心的。
这第二次生命,来得安静,来得从容。它不敲门,不等候,就在某个寻常的午后,你放下手中的茶杯,忽然就懂了——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时候,我们学会了做减法。不再为了别人的眼光而强颜欢笑,不再为了世俗的标准而疲于奔命。
开始懂得,真正的体面不是外表的光鲜,而是内心的从容;真正的成功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那些无用的社交,能免则免;那些虚伪的应酬,能推则推。把时间留给真正重要的人,把精力用在真正喜欢的事上。
这时候,我们学会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年轻时总以为,要看遍世间的风景;年长些才明白,最该看清的是自己的内心。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要走过半生才能答得上来。
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路,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哪怕这条路旁人看来冷清,这条道别人觉得无趣。
陶渊明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醒悟,往往就发生在四十岁上下。
不是突然变了个人,而是渐渐看清了自己本来的模样。像是拨开迷雾,终于见到了那座一直就在那里的山。
这第二次生命,不是重生,胜似重生。它让我们明白,活着不是为了活给谁看,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这仅有一次的人生。外在的热闹如烟花易散,内心的充实才历久弥新。
人生两渡,一渡在外,一渡在心。四十岁不是终点,而是真正的起点。愿你我在这个起点上,都能活得越来越像自己,越来越为自己而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