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朋友是个“学习爱好者”。
他买了几百G的网课,收藏了好多干货文章,还加入了4个“成长社群”。
我们都笑他说:手机里资料,比图书馆还全。
但几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样子。
该焦虑的时候还是焦虑,本事也没见得怎么涨。
原来我这哥们儿,最擅长的就一件事儿:只说不做。
其实,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方式,是直接下场。
![]()
01
不下场,你学到的一切,都是幻觉。
“知道”和“做到”,中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而填平这条鸿沟的唯一方式,就是“下场”。
我刚开始做项目管理的时候,也是个“理论大师”。
各种项目管理的方法论,什么敏捷开发、瀑布模型,我聊三天三夜。
但真让我去带一个项目,我立马就懵了。
客户的需求天天在变,团队的成员互相甩锅,预算永远不够用……书上说的那些,一个都用不上。
怎么办?
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一个坑去踩。
被客户骂过,被下属顶撞过,被老板批过。
那半年,我瘦了十斤。但那半年,比我过去读十年书,学到的东西都多。
因为,只有当你被问题狠狠地教育了之后,你才能真正理解,那些理论到底是在说什么。
不下场,你永远是观众。
下了场,你才是选手。
![]()
02
下场,是最高效的“筛选器”。
什么事情都别想着准备完美在下场。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准备的那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
我有个朋友,想做个美食博主。
他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各种相机参数,学习各种运镜技巧,买了最贵的设备。
拍出来的视频,根本没人看。
而另一个朋友,拿起手机就开始拍。
构图一塌糊涂,剪辑乱七八糟。但他做的菜,看起来就特别有食欲。
结果,第十个视频就火了。
这事告诉我们什么?
在你下场之前,你所有的“准备”,都可能是在自嗨。
你以为用户需要的是“电影级画质”,但其实他们想要的,只是“看起来好吃”。
你以为你需要的是“完美口才”,但其实用户喜欢的,可能就是你的“真实和笨拙”。
直接下场,用最小的成本,去测试市场的真实反应。
这,才是最高效的“试错”和“筛选”。它能帮你迅速找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你的一厢情愿。
![]()
03
如何“下场”?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完成,比完美重要。
别再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完美”了。先动手,做出一个60分的东西来。
写一篇文章,录一个视频,做一个产品原型……不管多烂,先让它“出生”。
第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把你的“作品”,扔到市场上去,接受用户的“审阅”。
用户骂你哪里不好,你就改哪里。他们夸你哪里好,你就強化哪里。
在这个“反馈-修改”的循环中,你的作品,会像生命体一样,自己进化。
第三,脸皮要厚,心脏要大。
下场,就意味着,你要接受被嘲笑批评,被拒绝。
这是必然的。而每一次的“嘲笑批评”,都是在帮你变得更强。
![]()
结语
要想取得进步,就去做吧。
写下第一行代码。
拨通第一个客户的电话。
录下第一分钟的视频。
哪怕姿态笨拙,哪怕结果糟糕。
但当你“下场”的那一刻,你就已经甩开了那些,还在学习理论的人。
因为,你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了一个“行动者”。
而这个世界,最终奖励的,永远是后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