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盏台灯、一只运动手环、一台学习机——这些看似普通的“微心愿”,却在徐汇区“桥计划”社会救助综合服务项目的推动下,照亮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一直以来,“桥计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细致倾听辖区困难家庭的声音,捕捉那些藏在琐碎生活背后的“小小愿望”。近日,首批10位服务对象的“微心愿”已圆满达成。
父母离异、独自生活、考研失利、房租债务——命运的重压一度让小亚几乎喘不过气。但即便如此,他仍没有放弃梦想——成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第二次备考时,英语成绩成了最大的阻碍。他把焦虑告诉了社区救助顾问,一个关于“英语辅导课程”的微心愿因此被点亮。顾问团队迅速联系教育机构,为他开通了考研英语线上课程。小亚重新拾起笔记本,跟着讲师一点点补足短板。
同样被光照亮的,还有张同学。备考导游证的关键时期,小区施工日夜喧闹,家中又有年迈的外婆、体弱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他只能在深夜学习。那盏陪伴多年的旧台灯,光线昏暗摇曳,几乎照不清书页。得知情况后,救助顾问立即送来一盏新的学习台灯。从那天起,灯光变得明亮温柔,笔记整齐清晰。
当被问起心愿时,小依和欣欣姐妹俩几乎异口同声——想给爸爸买一个肩颈按摩仪。母亲患病,姐姐待业,妹妹上学,家庭的重担全压在父亲身上。姐妹俩的孝心被社区救助顾问默默收藏,并悄然实现。当爸爸下班回家、坐上椅子,按摩仪的温热传到肩颈,疲惫的皱纹舒展开时,那一刻,不只是身体被放松,更有心底的柔软被触动——那是被爱包裹的感觉。
![]()
“桥”计划赠送微心愿合影
类似的温暖事迹还有很多。徐汇“桥计划”始终坚持“物质+服务+心理”的综合救助模式,将每一次心愿的实现,视为一次精神的赋能与社区的温暖共建。
徐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区民政局将持续深化“桥”的内涵,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与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构建更为完善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持续为辖区困境家庭注入希望与前行的力量。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