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者 | 胜马财经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
近日,江阴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正式出炉,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盈利增长承压的背景下,这份财报呈现出诸多积极信号。截至2025年9月末,江阴银行总资产达2080.42亿元,较年初增长3.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增长13.38%。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该行净息差实现了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56%,较上半年提升2个基点,这一指标逆势上涨的背后,是江阴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方面的持续努力。
净息差逆势回升
江阴银行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稳健的业绩成绩单,营业收入达32.04亿元,同比增长6.17%,归母净利润增速更高达13.38%,呈现出良好的盈利增长态势。净息差的企稳回升成为三季度报告的最大亮点,净息差1.56%和净利差1.39%均较上半年上升2个基点,这一变化在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行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江阴银行在报告中指出,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资产收益和控制负债成本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存款付息率降至1.55%,同比下降33个基点,显示出负债成本管控的有效性。
资产规模方面,江阴银行保持了稳健扩张态势。截至9月末,存款总额达1650.73亿元,较年初增长8.73%;贷款总额1319.57亿元,较年初增长6.31%,存贷规模的良好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了该行在江阴市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
贷款结构分析显示,对公贷款表现尤为突出,余额达9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92%,成为支撑资产端收益的重要力量。对公贷款通常较零售贷款有更高的风险定价,其更快的增速有助于稳定整体资产收益率。与此同时,该行客户基础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公司类客户数增长1060户,增幅15.07%,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产业金融和民营经济的覆盖面。
风控能力增强
资产质量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江阴银行在这方面表现持续向好。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8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保持在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方面,虽较年中下降9.31个百分点至371.91%,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光大证券分析师指出,江阴银行“不良净生成率下降”,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良新发下降,也有可能是收回已核销回升,但均指向微观企业现金流的改善。
江阴银行将风险防控作为生命线,通过“强监测、优机制、严合规”多维发力,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与内控水平。该行优化“贷前、贷中、贷后”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和系统建设,打造了覆盖个人和公司贷款全流程智能风控模型体系。
江阴银行在三季报中强调,该行紧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五篇大文章”为战略发展导向,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领域布局已见成效。
在普惠金融领域,该行构建了以“五大体系”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坚持“网格化”+数智赋能,形成了更具韧性的发展路径;绿色金融方面,绿色金融贷款增长34.26%,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该行通过构建绿色金融、绿色运营、绿色文化“三位一体”的协同体系,积极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养老金融领域,该行聚焦老年群体需求,打造“银龄集市”特色品牌,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场景多元”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江阴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健全科创金融中心运作机制,从业务模式创新、流程效率提升、产品制度优化等五大维度同步发力。
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江阴银行的净息差回升并非孤例,多个迹象表明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周期可能正在接近尾声。10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其净息差数据为1.26%,与上半年水平持平,这一企稳态势在宁波银行、重庆农商行等机构中也得到呼应,它们在三季度共同展现的净息差企稳或降幅大幅收窄的态势,构成了判断行业趋势可能发生边际变化的有力证据。
净息差稳逐步企稳是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与负债成本管控成效初显的共同作用。在资产端,新增贷款定价下行压力有所减缓;在负债端,存款成本管控的成效开始显现,高成本长期限存款的到期重定价带动负债成本下行。
净息差企稳的背后,是银行业告别传统规模扩张模式、寻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集体努力。江阴银行的答卷证明,即使在不乐观的行业环境下,通过精准的资产负债管理、特色业务布局和坚实的风险控制,依然能够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银行未来的分化将加剧,那些在负债成本管控上更具优势、在非息业务开拓上更为成功、在风险定价技术上更为精进的银行,将能够更快地穿越周期。
![]()
END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