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沙/文
菜谱上之所以出现帝王蟹,据说是南京大学食堂这个海鲜档口想“亲民”,就是学生点什么,想吃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提供什么。
这个活动的名字是“你来点菜我来做”。
这个档口的运营方不是学校,是社会化运营的公司,是学校引进的。
结果有学生留言想吃帝王蟹。
![]()
![]()
安排!
11月1日开始供应,11月2日就有学生尝鲜。有人发到了网络,舆论几乎一遍倒:
“家长让你去学习的,不是让你吃帝王蟹的!”
“家长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你倒好,在学校吃帝王蟹!”
还有人担心带坏学校风气。
实话说,初看到这个新闻时,我也认为不太合适,大学生生理成熟心智还不成熟,不知道挣钱难,容易崽花爷钱不心疼。
后来的想法就变了:为啥我当年吃不起帝王蟹,你们却能吃?我反对。
现在的想法又变了:帝王蟹算啥?如果我孩子能考上南京大学,我天天让他吃帝王蟹,早中晚三餐不重样的吃海鲜。“你来点菜我来买”。
高考前,孩子:爸爸,我考上南京大学能不能吃帝王蟹?
我:没问题。
高考后,孩子:爸爸,我们南京大学食堂有帝王蟹,能不能吃一次,和同学合买的?
我:没问题,我再给你打点钱,怎么着也要配点红酒。
另一个场景,高考前,孩子:爸爸,我今年顶多考个大专,高考后能不能吃帝王蟹?
我:你自己去工地搬砖挣钱。
南京大学在河南的录取分数估计在680分,一般人考不上。能考上南大,吃个帝王蟹算啥。
![]()
当然,想在学校食堂吃帝王蟹也不容易,每天只供应一只,而且需要预约,原因是养蟹的玻璃水池空间有限。
据说这还是因为该校海鲜档口开业才有的,该食堂档口除了999元1只(4.2斤)的帝王蟹,还有158元1只的波士顿龙虾、68元1条的石斑鱼可供选择。
和舆论的批评不同,学生们对于食堂供应帝王蟹表示惊喜:
“味道不错,蟹很新鲜,不输外面餐厅的。”同日,该校一名大三学生也兴奋地向记者分享,他也吃到了食堂的波士顿龙虾和石斑鱼。“龙虾不收加工费,好吃。学校能提供帝王蟹,我很高兴……这一年食堂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我以南大为荣!”
当然,也有媒体认为应该给予大学食堂一定的探索空间。
因为媒体没有把视线只盯着帝王蟹,就像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他也会拉屎,也观察到,这个档口还提供价格较亲民的海鲜,如10元1个的生蚝,40元1斤的沙虾。海鲜可选择的烹饪方式多样,包括白灼、蒜蓉、椒盐等。
而且,大学校园不是封闭的,即使食堂里不提供,校园外也有。很多时候是,真吃过了,见识了,他也就不会被迷惑。都是初中生高中生显摆自己性经历,你见有已婚的人显摆的吗?你越禁止他越好奇。他已经到了这个年龄。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读书期间恋爱,刚毕业就结婚了。
大学不是初中高中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是走向社会的过渡。既然是过渡,有社会化行为并培养他们的社会化行为才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说法都没实际意义了,因为引发舆论后,南京大学迅速回应:取消!
![]()
创新就是这么被阉割的。
其实,也不光帝王蟹,有一段时间(是有一段时间,科举考试和现代大学出现后的几十年不这样)大学生不准谈恋爱,不管多大年龄。
好奇怪啊,同龄人不读大学的可以生孩子,因为是学生不能谈恋爱。谈恋爱能直接开除学籍。
后来不再管这事,舆论视为洪水猛兽。
后来发生性关系、公开同居也不管了,舆论又视为洪水猛兽。
再后来允许在校生结婚,给博士生提供夫妻房,舆论倒是淡定了。
因为懒得讨论,也知道反对没用。
反对没用就不反对了。
这两年言论超窄,就是因为只要看到有极左的人反对,不管合不合法扯不扯蛋,都赶紧改,给了他们信心。
这两年,国内大学在倒退:比如北大清华外人不好进了,比如不少大学开始早晚自习,还打卡……
以至于连清华的学生也觉得很正常。
有时间可以去香港大学看看,不光能自由出入大学校园,你还能进入他们的教学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