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是迷信!明日立冬,最不能做的4件事,看完别忘了告诉家人
#头条媒体人计划#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古人云:“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这意味着从这一天起,自然界将逐渐进入寒冷的季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冬不仅是一个气象节点,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和民俗禁忌。虽然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但许多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之谈并非迷信,而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和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明日就是立冬了,有四件事情尤其需要注意,这些禁忌背后都有着科学依据和生活智慧,看完别忘了告诉家人,让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天。
![]()
第一件事:立冬忌过早外出晨练。许多中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认为早晨空气清新,适合锻炼。然而立冬之后,这个习惯就需要调整了。从中医角度讲,立冬后阳气开始潜藏,阴气渐盛,早晨温度过低,寒气容易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冬季清晨是一天中血压和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段,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诱发心梗、脑梗等意外。特别是北方地区,立冬后早晨常有霜冻,路面湿滑,老年人外出容易跌倒受伤。建议将锻炼时间推迟到太阳升起后,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散步等,同时注意保暖,尤其是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
第二件事:立冬忌盲目进补。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很多人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于是大量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温补性食材。然而,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中医讲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调理方法。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真正需要大补的人并不多。过量摄入滋补品可能导致上火、消化不良、血脂升高等问题。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正确的冬季饮食应当注重均衡营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可以适量食用一些温和的滋补食材,如红枣、枸杞、山药等,但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
![]()
第三件事:立冬忌熬夜。冬季养生强调“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往往相悖。立冬后,自然界阳气渐弱,阴气渐长,人体也需要顺应这种变化,调整作息。长期熬夜会耗伤阴液,导致阴虚火旺,出现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免疫力下降等症状。从西医角度看,冬季熬夜更容易引发感冒、肠胃不适等问题,因为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建议立冬后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如果因工作必须熬夜,第二天中午可以适当午休,同时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帮助身体恢复。
第四件事:立冬忌情绪大起大落。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冬季尤其需要注意情绪调节。立冬后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失调,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疲劳等症状。现代医学称之为“冬季抑郁症”,这与光照减少导致血清素水平下降有关。因此,立冬后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增加室内照明、多晒太阳、坚持运动等方式改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释放压力,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冬季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大喜大悲,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
除了这四件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外,立冬养生还有一些其他要点值得关注。首先是注意保暖,特别是脚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受寒。建议穿保暖的袜子,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其次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人们习惯紧闭门窗,但这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浊,细菌病毒滋生。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次10-15分钟即可。再次是适量运动。冬季虽然寒冷,但不能因此停止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最后是预防干燥。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裂、咽喉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多喝水,适当使用润肤霜。
立冬节气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北方,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传说吃了立冬的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伤。在南方,则有立冬酿黄酒的习俗,认为立冬这天开始酿酒最为适宜。这些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顺应自然、调养身心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立冬的这些禁忌和养生建议都有其合理性。它们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古人对自然规律和人体健康的深刻认识。随着气候变化,现代冬季的温度波动可能比古代更大,这些传统智慧更需要我们灵活运用。比如在暖冬情况下,就不能过度保暖,而要适当调整。每个人的体质、生活环境不同,养生的具体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明日立冬,让我们记住这四件最不能做的事情:不要过早外出晨练、不要盲目进补、不要熬夜、不要情绪大起大落。同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家人,特别是年长的父母,帮助他们健康过冬。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季节,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才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记住,这些传统禁忌不是迷信,而是千百年来积累的生活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