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能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创业,是很多姐妹的愿望。”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东程庄村,李捋霞在自家的“暖心发屋”里边忙活边说。
李捋霞口中的“暖心发屋”是山东省妇联组织开展的一项创业赋能项目。项目于今年9月份正式启动,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村留守妇女提供理发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和跟踪服务等。近期,伴随着34家“暖心发屋”陆续开业,这些遍布乡村的理发小店,不仅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增收渠道,也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理发难题,成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中的一道温暖风景。
赋能妇女创业 “理”出增收新路径
“不少农村留守妇女有创业意愿,但缺门路、缺技能。今年,我们县从第一书记帮扶村推选了7名妇女参加‘暖心发屋’项目,为她们提供免费培训、理发工具和装修扶持,帮助她们实现家门口创业。”驻五莲县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挂职县委副书记马文介绍。
据了解,首批“暖心发屋”受益人中,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妇女。之前,她们在技能培训、获得创业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难以实现有效创业就业。“暖心发屋”项目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模式,为她们提供15天系统化培训,并配备了价值近4000元的创业工具包,切实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了就地创业、稳定增收。
关爱“一老一小” “剪”出乡村新温度
在助力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同时,“暖心发屋”还是一项服务农村基层、关心关爱农村“一老一小”的暖心工程。
“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头发长了也没法打理。现在家门口就能理发,太贴心了。”临沂市高新区南桥村81岁的宋佳善老人,在村里的“暖心发屋”理完发后连连称赞。
由于年龄、行动能力等原因,不少农村高龄老人、儿童面临理发不便的问题。近日,关于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和新修订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在村委会和居委会下设委员会中设立“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对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为此,“暖心发屋”将根据这一规定,把公益服务纳入运营规范,要求经营者在儿童节、重阳节等节点开展免费理发,日常为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优惠服务。
五莲县王家大村的王玮之前在村里经营一家小型理发店,热心公益的她多年来一直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理发,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称赞。加入“暖心发屋”项目后,王玮获得了专业培训和创业支持,生意日益红火,服务乡亲的劲头也更足了。
截至目前,首批“暖心发屋”已累计为“一老一小”提供免费或优惠理发500多人次,成为齐鲁大地众多乡村里的一处处温暖服务站。
拓展服务内涵 “聚”起暖心微阵地
被“暖心发屋”吸引的,不只是前来理发的顾客。在五莲县大渌汪村的“暖心发屋”里,时常见到村里的姐妹们聚在一起,说说家里的柴米油盐、聊聊孩子的学习情况,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时常前来给大家讲讲党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时事。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山东省各级妇联组织拓展服务功能,将政策宣传、家风传承、矛盾调解等融入日常运营,让每个发屋成为凝聚妇女、服务家庭的“暖心驿站”和妇联组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微阵地”。
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暖心发屋”项目将在试点基础上向全省推广,帮助更多农村妇女实现创业梦想,也让更多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心与关爱,以“小切口”做实服务民生“大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更多巾帼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