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我军不光出了好多能征善战的将领,更有大批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无名英雄。
这些英雄的事迹,老战友们从来没忘过;他们牺牲的那一幕,更是深深烙在大家心里,一辈子都抹不去。
1990年,原水利部副部长刘向三到河南开会,地点离鹿邑不远。他突然想起老战友云宗连就是鹿邑人,会议一结束就急匆匆赶了过去。
![]()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算找到了云宗连的家,见到了他的家人。了解清楚情况后,刘向三当即决定:一定要帮老战友申请追认“革命烈士”。
这个云宗连到底是谁?他生前经历了啥?能让刘向三牵挂几十年,特意为他奔走?
文武双全的热血青年
故事得从1903年说起,云宗连出生在河南一个书香门第,他爹更是文武双全的能人。有这样的家风熏陶,云宗连从小就既爱读书又练武艺,是街坊邻里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他整天抱着书本啃,不光学到了知识,更明白了家国大义,心里渐渐埋下了报效祖国、解救百姓的种子。看着身边乡亲们受穷受苦,他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可自己势单力薄,能帮的忙实在有限。
后来动荡的年代里,革命的火种四处传播,云宗连结识了赵博生——这位后来成为我军重要将领的同志,彻底点燃了他的革命热情。1921年,云宗连毅然参军,成了西北军的一员。
凭着文武双全的本事,他在部队里步步高升,没多久就当上了连长。这期间他一直在外征战,家里人既担心他的安危,又惦记着他的终身大事。1928年,家人想了个办法把他骗回了家,给他安排了婚事,妻子名叫王月英。
![]()
办完婚事,云宗连心里牵挂着部队,没多久就重返军营。王月英心里虽有不舍,但她知道丈夫干的是大事,默默许下了等待的诺言。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泸定桥畔的壮烈牺牲
回到部队后,云宗连全身心投入到革命斗争中。1931年,他跟随起义部队改编,正式成为红军第五军团的一员,从此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勇拼杀。
在反“围剿”战斗中,云宗连屡立战功,出色的军事才能被陈赓将军看中。陈赓特意安排他到步兵学校当教官,同时还兼任机枪连连长,把训练新兵和带领骨干作战的重任都交给了他。
长征开始前,他随部队编入干部团——这支部队可是红军的精锐,肩负着保护中央、执行特殊任务的重任,一路上打了不少硬仗。
长征路上,红军被敌人追着打,处境艰险。战士们凭着一股劲,一天急行军八十公里赶到安顺场渡口,刚歇脚就迎来了一场恶战。云宗连带领的机枪连,在警戒、增援等任务中屡建奇功,一次次把敌人打退。
很快,最艰巨的任务来了——夺取泸定桥。这座横跨大渡河的桥梁,原本铺着木板,可敌人为了阻挡红军,把木板全拆了,只剩下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悬在河上。桥的两头还修满了碉堡工事,敌人的机枪早就架好了,就等着红军来攻。
![]()
更要命的是,敌人还派了精锐部队驻守,扬言要把红军消灭在泸定桥畔。可红军战士从没怕过,突击队率先冲上去铺木板,干部团则在陈赓将军指挥下,负责扫清敌人火力,掩护突击队前进。
双方火力交织,战斗打得异常惨烈。红军战士们奋勇冲锋,很快击溃了守桥的敌人。可敌人并不甘心,竟想出了放火烧桥的毒计,准备了两桶煤油摆在桥头。
眼看敌人就要点火,云宗连眼疾手快,一把冲了上去,一脚就把其中一桶煤油踢进了大渡河。可另一桶已经被敌人点燃,马上就要爆炸。千钧一发之际,云宗连毫不犹豫地扑过去,用尽全身力气把油桶推下桥去。就在这时,爆炸的冲击力把他也掀下了桥,这位英勇的战士就这样壮烈牺牲在大渡河畔。
六十年的等待与追寻
云宗连牺牲的那一幕,被在场的战友们永远记在了心里,刘向三就是其中之一。刘向三1910年出生,早年也在西北军服役,1931年随起义部队加入我党,和云宗连的革命经历十分相似。
在第五军团时,刘向三担任无线电大队大队长,1934年跟随红军踏上长征路。一路上的艰难险阻,战友们的英勇牺牲,都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尤其是云宗连舍身炸油桶的壮举,他一辈子都没忘。
1937年,刘向三进入抗大学习,后来在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工作,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投身国家建设,担任水利部副部长等职。尽管工作繁忙,他始终没忘记牺牲的老战友,一直在打听云宗连家人的消息,可几十年过去,始终没有线索。
![]()
直到1990年,刘向三在河南开会时,终于有了机会寻访老战友的家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找到了鹿邑,还顺利见到了云宗连的妻子王月英。
迟来的“革命烈士”称号
见到刘向三时,王月英已经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六十多年里,她一直守着这个家,等着丈夫归来。云宗连走后没多久,她就生下了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动荡年代里,有人劝她改嫁,找个依靠改善生活,可王月英始终不答应。她坚信丈夫是干大事的好人,总有一天会回来。这份等待,一等就是六十多年。
当刘向三把云宗连牺牲的消息和壮烈事迹告诉她时,老人强忍悲痛,六十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答案。刘向三看着老战友的家人,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英雄名正言顺,拿到他应得的荣誉。
此后两年里,刘向三四处奔走,整理材料、提交申请,终于在1992年,云宗连被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份迟来的荣誉,告慰了英雄的在天之灵,也给了等待六十多年的家人一个交代。
![]()
结语
长征开始前就已是红军连长的云宗连,用生命践行了革命信仰,在泸定桥畔谱写了壮烈的篇章。他的妻子王月英用六十多年的等待,诠释了对丈夫的深情。
而刘向三几十年不忘老战友,为其奔走追授荣誉,彰显了革命战友情的珍贵。这些无名英雄或许没能留下太多记载,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