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德阳日报)
![]()
当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的神秘,邂逅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当德阳重装基地的锻造声响,融入中关村的创新脉搏。11月5日至9日,“德”行天下・“阳”帆启航2025年德阳城市品牌推广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德阳城市品牌推广活动走进北京,从援建情深到创新共生,既是感恩回馈,更是战略协同的必然选择。两地以科技互补为梁、文化互鉴为窗,在硬核制造与前沿创新的交融中,勾勒出协同发展的生动图景。
![]()
情谊为根,携手同行
始于援建的深厚渊源
德阳与北京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年,北京以首善之都的担当,倾情援建德阳什邡。医院、学校、厂房拔地而起,城市从废墟中重生。这份跨越千里的守望相助,不仅重建了家园,更凝聚了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
十七年来,援建之情不断延续、升华。从“对口支援”到“协同发展”,从“帮扶重建”到“共谋未来”,京什之间早已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北京的创新理念、资金资源不断注入;什邡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持续释放。从“京什产业园”的落地生根,到“京什交流合作协会”的高效运转;从“京智”赋能“什造”催生的“总部+研发+制造”的京金什协作模式,到低空经济、航空航天产业的协同发展,这段跨越山河的情谊,已化为携手共进的动力。
如今,德阳奔赴北京,不仅是一次城市品牌推介,更是一次感恩回访,一次情谊延续的再出发。
![]()
制造强市,智造共赢
产业协作谱写崭新篇章
情谊延续,产业协作的篇章也在加速书写。德阳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中国装备科技城、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举办地,长期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为支柱产业,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如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超1600家,6个国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德阳制造”已走向世界180余个国家和地区。
而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的汇聚高地。科技、资本与制造的互补,让两地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近年来,德京产业协作成果不断涌现:依托中关村什邡科技产业基地,对接国内顶尖高校资源,承接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星际荣耀、扶飞科技等企业落户什邡,在低空经济、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快速转化;德阳与京津冀多家投资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推产业基金与科技项目落地。
产业合作的深化,让“制造德阳”正加速向“智造共赢”转型。选择北京作为品牌推广的核心一站,正是德阳立足“制造强市”,对接“创新首都”,实现从产业共振到资源共融的主动之举。
![]()
文化相融,情感共鸣
以文为桥深化城市交流
产业的合作,是硬实力的交汇;文化的交流,则是情感的共鸣。德阳与北京的文化合作,同样渊源深厚。北京援建什邡以来,首都文艺家“到人民中去”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走进什邡;“探秘古蜀文明之三星堆”展览亮相北京;北京大学绵竹年画艺术精品展在北京大学展览,成为川派文化传播的代表。这些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让城市间的情谊在温情中延展,在艺术中升华。
本次活动期间,“好物德阳”“好客德阳”活动,也将延续这种文化纽带,北京市朝阳区THEBOX东岳文化广场迎来了一场独具川味的城市集市。三星堆文创、绵竹年画、长城雪茄、蓝剑饮品等德阳“好物”集中亮相,非遗展示与文旅展演交织互动,让首都观众“看得见历史、尝得到烟火”。
![]()
这场以文化为媒的推介,不仅是展示,更是一次双向奔赴的城市文化交流,让德阳的热情与北京的包容在冬日交融成诗。
情感相连,战略同频
德阳为何选择北京
选择北京这一站,并非偶然,而是情感与战略的叠加考量。情感上,北京是德阳的“援建之城”,一段永不磨灭的记忆;战略上,北京是中国科技创新、金融资本与文化传播的高地,是连接全国、放眼世界的重要窗口。
北京与四川分属国家两大战略区域,协作潜力巨大。通过举办德阳城市品牌推广活动,有助于促进成渝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与资源互补。选择北京,是为了以品牌为媒、以合作为桥,链接首都的创新力量、科研资源与资本要素,让更多的北京企业了解德阳、走进德阳、投资德阳。这不仅是展示,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谋篇布局。
从情谊到合作,从制造到创新,从四川腹地到首都舞台,德阳,正以“品牌”为船、以“共赢”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扬帆远航。
德阳传媒记者 | 曾可嘉 刘倩 图片 | 文潇
编辑 | 肖曦 责编 | 王珊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