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委内瑞拉的街头,饥饿的孩子们拿着塑料袋翻找垃圾桶,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这座城市曾因石油财富而奢华耀眼,如今却陷入沉重的经济泥潭,这个曾经拥有世界最大石油储量的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衰落。
![]()
马杜罗总统在2013年接过查韦斯留下的权力时,继承的是一个虽有问题但仍充满潜力的国家,十年过去,石油产量锐减,经济濒临崩溃,国际社会对其几乎失去了信任。
马杜罗不仅没有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反而让委内瑞拉陷入更深的孤立,而没有任何国家对其伸援手确实很惨,但这也怨不得别人。
![]()
石油是委内瑞拉的生命线,2013年,马杜罗上台时,国家每天能产出268万桶石油,这笔财富曾支撑起民众的补贴、社会福利和稳定的生活,可到了2023年,日产量骤降到70多万桶,只剩下十年前的零头。
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石油产业的过度国有化让外资大规模撤离,也导致国内技术力量断层,查韦斯在任时,推行石油产业国有化,要求外国公司交出控股权。
埃克森美孚、康菲石油等美国巨头拒绝接受,纷纷退出,还将委内瑞拉告上国际仲裁,马杜罗延续了这一政策,却缺乏足够的管理和技术支撑。
随着外国技术人员和本土工程师的流失,油田设备老化无人维护,产量自然逐年下滑,失去石油美元的支撑,委内瑞拉经济快速枯竭。
![]()
石油收入锐减直接击穿了国家财政,过去,石油出口占到委内瑞拉财政收入的九成以上,是国家的命根子,一旦石油产业崩溃,整个经济体系随之塌陷。
政府试图通过印钞来弥补赤字,结果却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委内瑞拉的纸币一度贬值到需要用麻袋来装,普通民众手中的积蓄在短短几个月就化为乌有,街头商贩不得不改用美元交易,国内货币体系几近瘫痪。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也陷入混乱,医院缺少药品和设备,学校经费短缺,电力供应屡屡中断,民众的生活质量从曾经的“富裕福利社会”急转直下,走向艰难求生。
![]()
委内瑞拉并非没有朋友,中国和俄罗斯一度是其最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曾提供大量贷款,以石油作为偿还条件,按协议,委内瑞拉每天要向中国提供约33万桶石油来抵债,可在财政吃紧时,马杜罗政府竟然临时“反悔”,把原本用于还债的石油拿去出售换现。
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信誉,让外界对其信任崩塌。
俄罗斯企业同样吃过苦头,油田合作项目因管理混乱和政策朝令夕改而屡屡受挫,即便是最亲近的盟友,也逐渐减少在委内瑞拉的投入。
![]()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则因政治与人权问题对马杜罗政府实施了严厉制裁,金融封锁、石油禁运,让委内瑞拉更加雪上加霜,对外失去援助,对内丧失信誉,马杜罗几乎被推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政治与经济的失败,最终都要由普通人来承受。
在首都加拉加斯,食品短缺已成常态,超市货架上经常空空如也,许多家庭不得不依赖黑市才能勉强维持生计,肉类、奶粉、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高得离谱,几乎成了奢侈品。
贫困和饥饿迫使大量民众选择逃离,据联合国统计,过去几年,超过700万委内瑞拉人离开家园,前往邻国哥伦比亚、巴西或更远的美国,成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难民潮之一,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恢复力。
![]()
街头的孩子成了这场危机最直观的写照,营养不良的少年随处可见,他们的未来在饥饿和动荡中被剥夺。
马杜罗政府不断强调外部制裁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认为美国的封锁切断了委内瑞拉的发展之路,但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指出,根本问题出在内部的政策失误。
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和对石油产业的僵化管理,让委内瑞拉失去了应对危机的能力,失去外资、耗尽国内资源、背弃合作承诺,最终换来的是全面的孤立。
如今的马杜罗看似掌控政权,但在国际舞台上几乎没有可以依靠的盟友,在经济问题上,他也几乎没有可行的解法,委内瑞拉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死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