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吉言 林香 廖雪燕 艾孜买提 安尼沙尔
近日,阳光温暖地洒在库车市阿拉哈格镇比苏特村委会院子里。然而,让自治区教育厅驻该村工作队队员们心头更暖的是那感人至深的一幕—村民们自发地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送到工作队手中。锦旗上“为民解忧办实事 涵管输水暖民心”十四个金黄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道出了全体村民的由衷赞誉,也为工作队144米的涵洞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充满温情的句号。
这面锦旗的背后,是困扰比苏特村民多年的“心病”。村内部分地势低洼,以往每逢降雨或灌溉期,排水不畅导致道路泥泞积水,不仅严重影响人车出行,更威胁着农田和民居安全。72处连接着主干道与大片农田、民居的关键路段,成了村民生产生活难以逾越的“梗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自治区教育厅驻比苏特村工作队在深入走访中,将村民的这份“急难愁盼”牢记在心,并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他们反复勘测、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最终确定了购买并铺设144米涵管的解决方案。从规划到施工,工作队成员全程跟进,与村民们一同见证了这条“地下动脉”的贯通。
如今,崭新的涵洞有效提升了区域的排水防涝能力,昔日泥泞难行的路段变得畅通无阻。“以前下雨最发愁这条路,现在工作队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学踩泥水,收粮食的车也能顺利开进来了。”村民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工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这144米涵洞,连接的不仅是沟渠路段,更是工作队与村民之间的“连心路”。
这面锦旗,则是这条“连心路”上最温暖的里程碑。“涵管输水暖民心”的“输水”二字,既指涵洞畅通了水流,更暗喻着工作队将党的温暖与关怀输送到了群众心田;“暖民心”则是村民对这份深情厚谊最直接、最真挚的回响。
这面锦旗,是肯定,更是鞭策。它见证了自治区教育厅驻比苏特村工作队聚焦总目标、真情服务群众的扎实足迹。
工作队表示,将以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为动力,继续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倾听群众心声,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比苏特村的广袤土地上,续写更加温暖的驻村故事,书写更为动人的驻村岁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