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年,字节跳动的AI部门正在经历一次深层重塑。Flow、Seed多条业务线被重新梳理,产品负责人频繁更换,新的AI应用不断孵化。
在这场动荡的节奏里,又一位核心人物离开了——豆包电脑端产品负责人齐俊元。这位曾经的飞书副总裁、Teambition创始人,可能再一次选择回到创业者的起点。齐俊元在字节的职级至少为4-1。
据业内人士透露,多家美元基金曾积极接触齐俊元,不仅因为他拥有成功创业的履历,更因为他在豆包产品上的深度经验与对 AI 应用产品化的独特理解。但也有消息表明齐俊元暂时还没有创业打算。
从Teambition到Flow:一个产品人的完整循环
齐俊元的名字,对许多做产品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2013年,他创立了Teambition,那时协作软件还停留在“理想主义”的阶段。Teambition把任务管理、文档协作、团队沟通整合在一起,被阿里巴巴以约1亿美元收购。随后,他进入阿里云和钉钉团队,主导过多个效率产品。
但他始终是个不安分的产品人。2021年离开阿里后,他短暂休息,又在2023年加入字节,先后负责飞书和Flow的核心产品线。到了2024年,他接手了豆包电脑端与插件业务,试图让这款AI助手真正走进工作场景。从移动端扩展到桌面端,从聊天助手到生产力工具,齐俊元的想法是:让AI“成为人类的工作接口”。
只是,这一次他选择再次离开。对于一个连续创业者而言,离开大厂,并非结束,而是周期的开始。
豆包与Flow:一场高速运转的实验
字节的Flow团队,是AI产品化的前线。过去两年里,他们推出了豆包、Cici、星野、猫箱等多个智能体产品,也承担起字节“从模型走向生态”的任务。团队的速度极快,但内部调整同样频繁。
2025年初,字节推出“豆包长期激励计划”,也就是所谓的“豆包股”,希望用虚拟股权绑定核心员工。但半年后,Flow再度重组,豆包PC端、移动端、模型策略团队合并为统一汇报线,由赵祺接任负责人,直接向AI总负责人Alex汇报。这意味着组织在收紧、节奏在提速,也意味着许多核心产品经理需要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
豆包的产品节奏并未停下。PC客户端、浏览器插件相继上线,用户规模稳定上升,Cici的国际化版本也在推进。字节正在试图让豆包成为其AI战略的核心应用——一个既能承载大模型能力,又能服务亿级用户的“入口级产品”。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里,齐俊元的离开既是个人选择,也是一种集体缩影:Flow正在加速淘汰慢节奏者,只留下能在AI浪潮中持续奔跑的那一批人。
离开与再出发:一个时代的镜像
齐俊元的每次离开,都像是对行业的一次复盘。Teambition的时代,他捕捉到了“协作工具”的起点;飞书的阶段,他见证了“企业服务”的中国式进化;而在豆包与Flow,他亲历了AI从技术到应用的最前沿。
如今他再度创业,外界还不知道项目的具体方向,但可以想见,他仍会延续那条熟悉的路线——AI与工作、人与工具的结合点。效率、协作、知识、智能体,这些关键词仍然会出现在他的新产品里。
而对字节来说,齐俊元的离开并非孤立。过去一年,AI团队已有多位中高层选择出走创业。字节AI的版图在变化,内部正在从“研发型组织”变为“产品型组织”,这场重构势必还会持续。
![]()
对字节来说,AI 部门的架构仍在调整,新的负责人、新的团队和新的节奏正在迅速形成。Flow、Seed、豆包,这些名字背后,依然是那场关于“如何让 AI 真正改变人类工作方式”的集体实验。
时代的浪潮向前滚动,每一次离开,都在预示下一轮重构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briefings/sequoias-botha-passes-top-job-lin-grady?rc=jn0pp4
欢迎扫码加群参与讨论
我们相信认知能够跨越阶层,
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科技和财经内容。
稿件经采用可获邀进入Z Finance内部社群,优秀者将成为签约作者,00后更有机会成为Z Finance的早期共创成员。
我们正在招募新一期的实习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