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孔雀明王菩萨,梵语音译作“摩诃摩瑜利罗阇”,又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简称“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信仰的源头最初来自于印度对孔雀的自然崇拜。起因是印度境内毒蛇很多,自古以来因蛇咬中毒而死的不计其数,然而孔雀能食毒蛇,是蛇的天敌,在自然崇拜上被解读为拥有解蛇毒、防护自身安全的能力,在印度原始信仰拥有特殊的地位。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进入了杂密时期,古老印度民间信仰逐渐与佛教融合,这位古印度民间信仰神格化的孔雀神祇,便在这时与释迦牟尼佛产生了不解之缘。
![]()
图2 公元4~6世纪《孔雀明王经》梵文本,鲍威尔写本第六部分第三页,英国牛津大学Bodlei图书馆藏
孔雀明王与释迦牟尼佛之关系
在新疆库车出土最早的孔雀明王经梵文本──4~6世纪鲍威尔写本(图2),描写着释迦牟尼佛与孔雀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曾经是菩萨投胎的金曜孔雀王,住在印度北部雪山的南面,因为羽翼华美,引起国王觊觎,国王发出丰厚的奖赏请猎人去抓孔雀王,孔雀王为了防护自身安全,早晚诵读〈孔雀明王陀罗尼〉(咒语),始终维系身心安稳。有一次因为忘记诵此陀罗尼,与众多孔雀彩女在山林中游戏,贪欲欢爱,放逸昏迷,因而误入猎人所设的陷阱里,被缚之时,又忆本正念,持诵此咒而得解脱,其眷属亦安稳无恙。
而在写本的另外一个故事中,这时的释迦牟尼已成佛,拥有许多跟随祂的弟子。有一天,一位刚出家不久的莎底比丘,为大家准备洗澡的柴薪时,被枯木中钻出的毒蛇咬伤而中毒,莎底毒气缠身,眼睛翻白,口吐白沬,眼看就要闷绝于地。阿难见状快步去找释迦牟尼佛求救,佛就告诉阿难可诵读〈孔雀明王陀罗尼〉,称其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阿难即持此孔雀明王法,来解除莎底比丘的蛇毒,使其解脱痛苦。然后,佛以这个因缘而说孔雀明王经咒,劝令阿难普告众生受持流通,希望一切有情离诸忧恼,得福无量,常获安乐。
一位神祇的背后总有其事迹,这建构了祂的生命力、形象、能力以及核心价值,使人们可以对其抱有强烈的梦想和信任。这两个故事阐释了孔雀明王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使人深信孔雀王即为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孔雀明王陀罗尼〉为释迦牟尼佛使用的有效咒术,具有禳除一切诸病恼害、灾厄罪障、带来安乐福寿绵长的神力。
![]()
佛母形像庄严,现慈悲相。依“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记载:
“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子(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枝五茎孔雀尾。”
![]()
孔雀食一切毒虫以维生,佛母以孔雀为座骑,象征断尽一切烦恼恶毒;四种持物中,开敷莲华象征敬爱,俱缘果子表示调伏,吉祥果代表增益,孔雀尾有息灾之意;白莲座表示慈悲摄取之本誓,青莲座则象征降伏。
![]()
又有二臂之孔雀王,秘藏记末曰:“孔雀王母菩萨,左手持开莲,右手持孔雀羽。”
关于佛陀初说孔雀明王神咒之缘起,“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如是记载:
“时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新受近圆,学毗奈耶教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
尔时,具寿阿难陀见彼苾刍,为毒所中极受苦痛,疾往佛所礼双足已。而白佛言:‘世尊!莎底苾刍为毒所中,受大苦恼。具如上说。如来大悲云何救护?’
作是语已,尔时佛告阿难陀:‘我有摩诃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汝持我此佛母明王陀罗尼,为莎底苾刍而作救护,为结地界结方隅界,令得安隐,所有苦恼皆得消除。’”
修习孔雀明王神咒除去一切毒害,平息一切灾难怖畏,诸病消除,避免非时而死,得以日夜吉祥,益寿延年。
![]()
念诵方法
大孔雀明王法的修行方法是念诵孔雀明王圣号: (Namo Maha Mayuri 佛母明王菩萨)。深入一点的可以念诵孔雀明王根本真言:(略)念诵的次数以108遍为一个单位,念诵完后最重要的是不要自私,要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
密教本尊之一。汉译有摩诃摩瑜利罗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简称孔雀明王。一般明王多现忿怒像,令普通人有难以亲近之感。而此一明王则形象优雅、慈蔼可亲,而且以甚具诗意的孔雀为坐骑。
![]()
据《孔雀明王经》所载,佛世时,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螫,不胜其苦。当阿难向释尊禀告之后,释尊乃说出一种可供祛除鬼魅、毒害、恶疾的陀罗尼,此即孔雀明王咒。此外,在久远以前,雪山有一金色大孔雀王,平素持诵该咒甚勤,因此恒得安稳。有一次,由于贪爱逸乐,与众多孔雀女到远地山中嬉游,而未诵该咒,因此为猎人捕捉。他在被缚之时,恢复正念,持诵该咒,终于解脱系缚,得到自由。释尊的这些开示,就是孔雀明王及其陀罗尼为世人所知的开始。
![]()
孔雀明王的形像,一般都是白色,穿白缯轻衣。有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等装饰,乘坐金色孔雀。现慈悲相,有四臂,分别持有吉祥果及孔雀尾等物。其形像,《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大正19·440a)∶
‘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绿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
孔雀明王
四种持物中,莲华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白莲座表摄取慈悲的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意。据密教相传,此明王是毗卢遮那如来的等流身,具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种莲座。此莲座谓之为‘孔雀座’(mayurasana)。
![]()
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将此尊安置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华,坐赤莲华。密号是佛母金刚或护世金刚,三昧耶形是孔雀羽,真言是:(略)。西藏流传的形像则呈三面八臂,坐莲华座,不乘孔雀。
又,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之法,称之为孔雀经法或孔雀明王经法。此法之主要作用为息灾、祈雨或止雨、安产等事。日本传此修法甚早,九世纪时修验道创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灵验。平安时代,自空海强调《孔雀明王经》之护国性以来,即为东密所特别重视,尤其广泽流以之为无双大秘法。至十一世纪,孔雀经法扩及现世利益,以祈祷消除天灾、除病延命、安产等功效而盛行。
![]()
日本现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系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平安后期的画像。此外,智积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画像。另外,金刚峰寺有快庆所作的雕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