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一项系统综述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在不同族群中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或与ERBB2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HER2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亚型,尽管预后相对较差,但随着靶向治疗的应用,患者的生存已得到显著改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同族群间HER2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亚洲和拉丁裔女性普遍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ERBB2基因的突变、扩增及多态性也可能影响HER2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在不同人群间呈现差异。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in Oncology的一项系统综述,重点总结了HER2阳性乳腺癌在不同族群,尤其是亚洲和拉丁裔女性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ERBB2遗传背景与HER2表达的关系[1]。本文将对该综述的核心内容进行梳理解读,为理解HER2阳性乳腺癌的人群差异及个体化治疗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
图1 综述题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PRISMA规范,在PubMed数据库中开展系统检索,使用的MeSH词包括“breast cancer”、“HER2 subtype”、“population/race/ethnicity”和“incidence”。在初步检索的89篇文献中,排除综述及临床试验文献后,最终纳入14篇关于不同族群乳腺癌亚型分布的研究。随后,研究团队分别开展了两类补充检索:其一,关于遗传祖源与ERBB2/HER2表达及分子特征的研究,共检索到16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其二,关于ERBB2基因SNPs与HER2表达关系的研究,共检索到56篇,最终纳入5篇。综上,共有26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综述分析。
![]()
图2 PRISMA流程图显示数据库搜索、筛选合格文章的数量以及最终包含全文文章的数量
研究结果
不同族群中HER2阳性乳腺癌的分布趋势
总体分布趋势
多项大型数据库研究表明,亚洲(Asian)、拉丁裔(Latina)和非裔美国(AA)女性的HER2阳性乳腺癌比例普遍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NHWs)。例如,基于SEER数据库研究显示,Luminal型/HER2型在Asian(15%)、Latina(11.8%)、AA(11.2%)中均高于NHWs(9.7%),而HER2富集型在Latina(6.2%)和Asian(5.4%)中也显著升高,相比NHWs的4.0%差异明显。NCDB分析26万余例患者,同样发现Latina和AA相比NHWs更易发生Luminal/HER2型(Latinas:OR=1.11;AAs:OR=1.13)和HER2富集型(Latinas:OR=1.26;AAs:OR=1.17)乳腺癌,其中Asian女性发生HER2富集型乳腺癌风险最高(OR=1.45)。在LACE队列中,Asian和Latinas女性患HER2阳性肿瘤发生风险也最高(Asians:OR=2.02;Latinas:OR=2.19)。总体来看,HER2阳性亚型在少数族裔女性中比例显著升高,提示存在与种族及遗传背景相关的分布差异。
亚洲及拉丁裔女性的特征分析
在进一步关注少数族裔的研究中,亚裔人群内部的差异尤为突出。在所有族群中,韩国人群HER2过表达肿瘤的患病率最高(36%),其比值比亦最高(OR=1.8),其次为菲律宾人群(OR=1.3)和越南人群(OR=1.3)。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中,Sasaki等人也报告了相似结果,这些发现强调了在亚洲亚群中进行分层分析的重要性,在合并分析中可能会掩盖HER2阳性乳腺癌患病率及风险比方面的显著差异。
相比之下,拉丁裔人群在许多研究中代表性不足,但现有证据仍显示她们的HER2阳性比例偏高。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拉丁裔女性被证实更容易发生HER2富集型乳腺癌,其相对风险比(RRR)为1.6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检测率较低,拉丁裔女性的实际患病负担可能被低估。
不同种族及遗传背景人群的ERBB2分子特征
尽管相关研究仍然有限,但现有证据已经表明,不同人群在ERBB2分子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TCGA数据库的分析显示,韩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ERBB2体细胞变异发生率为20%,明显高于白人和非裔美国女性的9.1%。同时,其HER2富集型(8%vs.2.9%)和Luminal型/HER2型(14.4%vs.10.4%)乳腺癌比例也更高。另一项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型队列同样发现,该人群中ERBB2 17q12区域扩增水平普遍升高,HER2富集型乳腺癌比例达23.3%,远高于白人女性的9.9%。在基因表达和祖源分析层面,Miyashita等在3,433例患者中发现,不同祖源群体间ERBB2相关基因集的富集程度存在差异,提示遗传背景可能对肿瘤生物学产生深远影响。而在拉美人群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研究显示印第安(IA)祖源比例与HER2表达密切相关。在秘鲁女性中,IA比例每增加10%,HER2富集亚型的风险上升约30%(p=0.004)。而在IA比例较高的哥伦比亚女性中,ERBB2及HER2扩增子相关基因(如GRB7、MIEN1)的表达水平更高。总体而言,来自亚洲与拉美人群的证据均提示遗传背景在塑造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和HER2分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可能影响其对靶向治疗的应答。
ERBB2基因多态性与HER2过表达
现有研究表明,ERBB2基因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乳腺癌风险、HER2表达水平以及抗HER2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大多数已报道的变异位于跨膜区编码区域,能够影响HER2蛋白的活性。例如,常见的I655V(rs1136201)和P1170A(rs1058808)等变异被证实与HER2过表达及更具侵袭性的肿瘤特征相关。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族群间的差异,可能部分解释了HER2阳性乳腺癌在人群分布上的不同。总体来看,ERBB2基因多态性不仅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也可能影响患者对HER2靶向治疗的疗效和耐药性。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HER2阳性乳腺癌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亚洲和拉丁裔女性总体患病率较高,且在亚群内部亦表现出明显异质性。分子水平的研究进一步表明,ERBB2的突变、扩增、基因表达差异以及与IA等遗传祖源成分的关联,可能在驱动这些分布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ERBB2基因的多态性在不同族群间的频率差异,不仅影响HER2过表达的发生,也可能影响靶向治疗的疗效与耐药性。总体来看,这些发现提示种族和遗传背景在乳腺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强少数族裔人群在研究中的代表性,以更全面揭示不同人群乳腺癌的分子特征,识别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并推动精准管理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ey-Vargas L,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HER2-positive breast tumors according to ethnicity and genetic variants in ERBB2: a special focus on Asian and Latina women. Front Oncol. 2025 Jul 24;15:1635681.
审批编号:CN-170642 过期日期:2026-10-3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