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
古时候有个老头名叫陈阿爷,他的手艺精湛。别家编的竹篮漏米,他编的能装水;别家编的竹席硌人,他编的能当褥子。可更绝的是他藏在樟木箱里的那捆“绑妖绳”——红褐相间的篾丝拧成,摸上去比寻常麻绳韧,比棉线挺,尾端还坠着个青竹编的小葫芦,里头塞着晒干的艾绒。
陈阿爷的绑妖绳不是自己编的,是他十五岁那年,从师傅老篾公手里接过来的。那会儿老篾公已经七十多了,眼睛花得穿针都要凑到鼻尖,可编起绑妖绳来,手指还能在篾丝间翻飞。那天是正月十五,后山的雾比往年浓,村里的二柱去捡柴,到天黑都没回来。村长带着人满山喊,只听见雾里传来“呜呜”的哭腔,像娃娃哭,又像狐狸叫。
老篾公拄着竹拐杖,慢悠悠往后山走,陈阿爷跟在后面,手里攥着师傅刚编好的半捆绳。走到半山腰的老樟树下,雾突然往两边退,露出个毛茸茸的东西——三尺来高,长着狐狸的脸,却有三只眼睛,正叼着二柱的衣角往山洞里拖。“是雾妖。”老篾公低声说,从怀里摸出那捆红褐篾绳,手指一甩,绳子像有了魂似的,“嗖”地飞出去,缠住了雾妖的后腿。
雾妖怪叫一声,丢下二柱想跑,可那绳子越缠越紧,青葫芦里的艾绒味飘出来,雾妖的身子竟开始冒白烟。“这绳是用三十年的老青竹篾,掺了朱砂水拧的,再用端午的艾草汁泡七七四十九天,专克山里的精怪。”老篾公一边说,一边拽着绳子往回拉,雾妖挣扎着,最后化成一团灰,被风卷进了雾里。
从那以后,陈阿爷就跟着师傅学编绑妖绳。老篾公说,编绳有三个规矩:第一,只编七根,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说是“七为镇,多则乱,少则弱”;第二,每根绳要编够三百六十扣,扣扣对应天上的星宿,少一扣就没了灵气;第三,绳编好后,要挂在晒谷场的老槐树上,晒足九九八十一天,让太阳的阳气渗进去。
陈阿爷记了一辈子这规矩。他二十五岁那年,老篾公走了,临终前把樟木箱交给陈阿爷,里头躺着七根绑妖绳,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写着“绳护村,不护贪;绳绑妖,不绑善”。陈阿爷把纸条压在箱底,每年端午前后,都要编新的绑妖绳,替换掉用旧的——不是绳子坏了,是他说“灵气会散,得常换着护着村里”。
青竹村的人都信陈阿爷的绑妖绳。有一年夏天,村里的狗夜夜对着后山叫,有户人家的鸡一夜间少了十多只,鸡毛散在院子里,地上还有带爪印的泥坑。村民找到陈阿爷,他摸了摸樟木箱里的绑妖绳,说“是山狸精来了”。当晚,陈阿爷把一根绑妖绳系在村口的老榕树上,绳头垂到地面,青葫芦里的艾绒味飘了半里地。第二天一早,村民看见榕树下蜷着只比猫大两倍的山狸,眼睛通红,被绳子缠得动弹不得,嘴里还叼着半根鸡毛。陈阿爷没伤它,只是用竹杖敲了敲它的头,说“再敢来偷鸡,就把你绑去晒谷场晒太阳”,然后解了绳子,山狸一溜烟跑了,再也没回来过。
可也有人不信这邪,比如村里的王三。王三是外来的,几年前搬到青竹村,专做山货生意,心黑得很,上山采笋要把笋根挖了,摘野果要把树砍了。有一回,他听说城里有人收“精怪皮毛”,就动了歪心思,想偷陈阿爷的绑妖绳,去后山抓精怪卖钱。
那天是中秋,陈阿爷去邻村喝喜酒,王三趁着夜色,撬了陈阿爷家的樟木箱,偷了一根绑妖绳。他揣着绳子往后山走,心里盘算着抓只狐狸或者兔子,假装是精怪,卖个好价钱。走到后山的小溪边,他听见草丛里有动静,以为是精怪,猛地甩出绑妖绳——可那绳子没缠住“精怪”,反而往他自己的手腕上缠,越缠越紧,青葫芦里的艾绒味直往他鼻子里钻,他的手腕竟开始发烫,像被火烤似的。
“你这恶人,想拿绑妖绳干坏事,绳可不饶你!”王三听见身后有人说话,回头一看,是陈阿爷。原来陈阿爷放心不下家里的绳子,喝了半杯酒就回来了,正好撞见王三偷绳。陈阿爷走过去,从怀里摸出一把竹刀,轻轻划了一下绑妖绳,绳子“啪”地断了,王三的手腕上留下一道红印,好几天都没消。
“老篾公说过,绳护村,不护贪。你要是拿它护着村里,它比啥都管用;你要是拿它干坏事,它第一个收拾你。”陈阿爷把偷来的绳子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这绳我得重新泡艾草汁,不然灵气就脏了。”王三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求饶,说再也不敢了,后来他再也没去过后山,也没敢再做黑心生意。
陈阿爷老了以后,手也开始抖,编绑妖绳的速度慢了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他的孙子陈小竹愿意留下来,跟着他学编篾活。陈小竹一开始觉得绑妖绳是爷爷编出来哄人的,直到有一年冬天,后山的雾特别大,村里的小学放学晚,有个叫妞妞的小姑娘,走在回家的路上,被雾困住了,怎么也走不出来,还听见雾里有“嘻嘻”的笑声,像小孩子在闹。
陈小竹跟着陈阿爷往后山走,爷爷让他拿着一根新编的绑妖绳,说“你试试,心里想着要救妞妞,绳子就会帮你”。陈小竹半信半疑,攥着绳子往前走,雾里的笑声越来越近,他猛地把绳子甩出去——绳子真的像有了魂似的,往雾最浓的地方飞,很快就缠住了一个小小的身影,那身影挣扎着,雾开始散,妞妞的哭声传了过来。陈小竹拽着绳子往回拉,看见绳子缠住的是个巴掌大的小妖怪,长着透明的翅膀,眼睛是白色的,正是它在雾里捉弄妞妞。
“这是雾妖的崽子,还没长全灵气,可也会捉弄人。”陈阿爷走过来,把小雾妖从绳子上解下来,用竹筐装着,“咱们把它送到后山的山洞里,让它跟着老雾妖好好学,别再出来捣乱。”陈小竹看着手里的绑妖绳,突然明白爷爷为什么一辈子都守着这捆绳子——它不是什么神奇的法宝,是爷爷用一辈子的善意和规矩,养出来的“护村绳”。
后来,陈阿爷走了,樟木箱传给了陈小竹。陈小竹像爷爷一样,每年端午都编新的绑妖绳,编够七根,编够三百六十扣,然后挂在晒谷场的老槐树上晒足八十一天。村里的人还是会找他编篾活,也会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找他要一根绑妖绳——不是为了抓精怪,是为了心里踏实,知道有这根绳子在,青竹村就安稳。
有一回,城里的记者来青竹村采访,问陈小竹绑妖绳是不是真的能绑妖。陈小竹笑着拿出一根绑妖绳,递给记者,说“你摸摸,它就是用老青竹篾编的,掺了朱砂和艾草汁。要说能绑妖,不如说它能绑住人的贪心和坏心眼——只要心里没坏念头,就算真有妖,也不敢来捣乱。”
记者把绑妖绳拿在手里,摸上去确实比寻常绳子韧,还能闻到淡淡的艾绒味。那天下午,阳光正好,晒谷场的老槐树上,挂着七根红褐相间的绑妖绳,风一吹,青葫芦轻轻晃,艾绒的香味飘得很远,整个青竹村都浸在这香味里,安安静静的,像陈阿爷在世时一样。
关注我,明天的故事会更精彩!
本故事为纯原创民间故事,寓教于乐,旨在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所有情节根据民间口述整理而成。纯文学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讲理,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抄袭、侵权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