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
2025年10月28-29日,“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办。作为大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办,深圳市低碳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国际湾区绿色发展论坛于28日下午成功举办。
论坛汇聚海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及政府代表,分享国际湾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前沿实践。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美国、欧盟及中国的多名专家就湾区绿色发展路径、气候治理机制及创新技术应用等议题发表深度见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绿色低碳湾区提供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本次论坛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绿色发展处处长陈兴出席并致辞。
![]()
![]()
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
苗红
苗红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湾区作为经济重要增长极和创新高地,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具有引领示范意义,本次论坛旨在分享国际典型湾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借鉴。
全球视野:
湾区协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
WRI 波尔斯基全球能源转型中心清洁能源全球参与负责人
Laura Van Wie McGrory
Laura分享了旧金山湾区的能源转型经验。她指出,加州通过立法确立了2045年实现100%无碳电力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州政府、市政府、公用事业公司与港口企业的协同努力。特别是加州强制性的"综合资源计划"(IRP),每两年更新一次,以此确保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清洁化。她特别提到奥克兰港正在推进"零排放港口"建设,通过港口内机械的电动化、集疏港重卡电动化以及绿色航运走廊,推动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奥克兰国际机场则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减排50%、2040年实现近零排放,通过推广电动地勤设备、可持续航空燃料,打造可持续航空的新范式。
![]()
WRI欧盟伙伴关系事务总监
Janneke de Vries
Janneke聚焦欧盟气候治理体系,详细解读了欧盟“Fit for 55”一揽子政策如何为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的目标,以及2050年碳中和目标提供制度保障[1]。她指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作为全球首个碳市场,已覆盖电力、工业、航空及海运等领域,并通过"努力分担条例"为成员国设定差异化目标[2]。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在欧盟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首次突破50%,远超42.5%的2030年法定目标下限。她强调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绿色技术、可持续金融与循环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
东北亚次区域办公室研究助理
尤素贞
尤素贞指出,占全球碳排放70%的城市区域,尤其是经济发达、资源共享的湾区,亟需协调一致的气候行动。她介绍了联合国低碳城市平台的相关工作,该平台借助年度国际低碳城市论坛,加强科学与政策间的联系,促进知识普及与政策协调。她称赞深圳是中国绿色城市转型的标志,其经验值得各地参考与借鉴。
中国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转型的创新路径
![]()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二级巡视员
余璟
余璟系统分享了深圳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经验。她指出,深圳已在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1.4%,终端设备电气化率占比48%,早在2018年已实现公交和出租车全面电动化,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76.9%,成功打造了"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虚拟电厂”“超充之城"三大数字能源名片。她特别提到,深圳正打造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形成总部+研发中心、先进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四大功能定位,向全球输出绿色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
![]()
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ESG中心副主任
王子婴
王子婴介绍了国际四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各湾区呈现差异化治理模式:美国湾区以市场化与创新驱动为核心,东京湾区政府引导与产业自律并重,粤港澳大湾区则形成制度统筹与市场协同并进的"绿色低碳治理新模式"。他强调,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一国两制三法域"下的机制合作创新,推动标准、规则、市场深度联动互融。
圆桌对话:
深化合作共绘绿色湾区新图景
![]()
![]()
![]()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 图源:国家低碳城论坛(深圳)
论坛圆桌环节围绕“‘创新+合作’双轮驱动”“重点行业实践经验”“深化国际合作”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行业技术持续创新与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其中包括:
推广“广东能效电厂”等成功模式,通过企业应收账款贷款等创新融资模式,配合政府信用以及财政资金的"补改投",撬动各类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借鉴加州湾区经验,打造绿色低碳领域的VC/PE投资环境,吸引全球人才、资金和示范项目落地;
建立长期碳价格信号机制,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明确预期;
推广氢能和相变材料等新技术的落地经验;
深化国际合作,以信任为基础,建立常态化合作网络与定期交流机制,强化知识共享与数据互通,激励绿色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的全球推广。
本论坛交流了国际湾区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领先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借鉴。在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湾区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创新高地,正通过知识共享与协同行动,共同绘制绿色发展的新蓝图。WRI将继续携手国内外合作伙伴,推动大湾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olicies/fit-for-55/
[2]https://climate.ec.europa.eu/eu-action/carbon-markets/eu-emissions-trading-system-eu-ets_en
(世界资源研究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